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影响.doc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 研究组复诊、饮食、自测脉搏、服药比例显著高于对照(P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108例,其中病窦综合征52例,窦性心动过缓2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6例,顽固性心律失常8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研究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56~74岁,平均(65.23±5.47)岁;病程4~12年,平均(8.21±2.34)年;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肝功能障碍分别为12、6、4例;植入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分别为16、38例。对照组男37例,女17例;年龄53~75岁,平均(66.38±5.41)岁;病程3~14年,平均(9.46±2.19)年;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肝功能障碍分别为16、8、6例;植入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分别为20、34例。两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首次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②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脏或其他重要器质性疾病;②严重精神障碍者;③严重神经系统疾病;④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本研究者;⑤自身有传染性或免疫系统疾病;⑥有酒精或药物滥用史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①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心脏起搏器植入的必要性,并告知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例如轻微胸闷、心悸等症状。鼓励其进行深呼吸,也可通过音乐疗法或适当运动方式缓解焦躁情绪。寻求家属支持,并给予其精神安慰与支持。②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电图、血压、心率以及脉搏情况,并观察是否出现心室停搏、心率过快等症状。定时检查囊袋与切口情况,如囊袋出血,应进行无菌加压包扎;伤口渗血者应进行紧急处理;切口感染者应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可检查电极情况,并密切观察心率;如出现咳嗽,应给予止咳治疗,并引导其进行有效咳嗽。③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进食高蛋白、高纤维食物,多食用新鲜瓜果蔬菜,重视补充微量元素。禁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尽量减少抽烟与饮酒。④营造温馨舒适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经常换洗、晾晒床单、被罩。保持室内通风,定时进行消毒、灭菌;保证其充足休息时间。⑤出院时,嘱咐患者严格遵循医嘱,定时服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劳累;谨记起搏器注意事项,并远离对起搏器造成的设备和环境。鼓励其保持乐观、开朗心情,嘱咐其定期复查,并进行追踪随访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①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小组主要由心内科主任医师、主任护师各1名,主管护师以及责任护士各3名组成。小组成员具备良好沟通能力,临床护理经验丰富,且接受延续性护理专家系统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考核后可实施护理干预。②准确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出院前,小组成员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并对其心理、健康行为、生理、饮食、服药等情况进行准确评估,进而制订个性化延续性护理方案。③心理干预: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前告知其出院后的护理计划,包括护理内容、方式等,建立良好关系,并取得其信任,嘱咐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缓解其紧张、焦虑心理。家属适当鼓励患者进行社交活动,例如跳广场舞、打太极拳、下象棋等,转移其对病情的注意力,对于心理障碍严重者可鼓励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受自身存在价值。动员家庭成员给予患者关怀和鼓励,使其充分感受家庭与亲情温暖,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④建立网络互助群:可通过微信、QQ等方式建立交流群,加强沟通,分享自身预防经验,针对疑难问题,可随时与医师沟通,尽量达到解决方案。可定期组织群中成员举办联谊会,开展健康教育,包括指导脉搏自测,外出携带起搏器登记卡,禁止到激光、变电站等干扰起搏器的区域;避免幅度过大动作,上衣适当宽松,减少使用挂肩背包;进行皮肤护理时,应固定起搏器,避免用力揉搓该部位皮肤,并观察皮肤是否出现出血或炎性反应。⑤电话随访: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住院号、家庭地址、联系方式、诊断结果等,并建立电话随访档案,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之后每月1次,直至患者出院6个月。通过电话随访对其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和评估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