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油层物理学10杨胜来综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孔隙介质中多相渗流特性与相对渗透率曲线Petro-Physics油层物理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十章孔隙介质中多相渗流特性与相对渗透率曲线第十章孔隙介质中多相渗流特性与相对渗透率曲线第一节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特性第二节两相渗流的相对渗透率第三节三相体系的相对渗透率第四节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测定和计算Petro-Physics油层物理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一节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特性第二节两相渗流的相对渗透率第三节三相体系的相对渗透率第四节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测定和计算第十章孔隙介质中多相渗流特性与相对渗透率曲线第一节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特性注水方式开发的油田,在水驱油过程中,水作为驱油介质要克服各种阻力,从孔道中驱出原油,与此同时会引起油层内部油、气、水数量和分布形式不断改变。只有研究驱油过程中油层内部的这些变化,才能更好地解释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现象,并可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措施,更有效地用水(或气)驱出地层中的原油。Petro-Physics油层物理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十章孔隙介质中多相渗流特性与相对渗透率曲线第一节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特性理想水驱油模型——活塞式驱油模型:人们曾想象,油田可以采用注水开发,注入水从油层中驱出原油,就象气缸中的活塞运动一样,油水具有接触面(分界面),水推动油前进,一次推进可将油全部驱出(图10—1)。水水油油SoSoiL图10—1活塞式驱油理想模型Petro-Physics油层物理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十章孔隙介质中多相渗流特性与相对渗透率曲线第一节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特性实际水驱油过程——非活塞式驱油模型:事实证明活塞式驱油是不存在的。生产数据表明油井比预计的时间提前见水,见水后长时间油水同产,说明地层中油水同时流动。进一步研究和实验表明,水驱油的是非活塞式驱油,水驱油时油层形成三个不同的流动区:即纯水流动区(水区)、油水混合流动区(两相区)和纯油流动区(油区)(图10—2)。S o0水区水 +残余油S oiS or两相区水 +可动油油区油L图10—2非活塞式驱油Petro-Physics油层物理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十章孔隙介质中多相渗流特性与相对渗透率曲线第一节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特性原因:(1)地层孔隙结构非常复杂:孔道有大有小,表面润湿性、表面粗糙度和迂曲度等参数均不同,非均质地层中流动,各孔道中所产生的阻力相差甚大。因而各孔道中的流动速度也就不同。(2)毛管力的存在:对亲水孔道来说,毛管力是驱油动力。相反,在亲油孔道中的毛管力却成为附加阻力。无论毛管力是动力还是阻力,由于孔道大小不同,毛管力大小不同,油水在其中流动时所产生的动力和遇到的阻力必然也不同。导致各孔道内的流动速度不同。(3)油水粘度差引起的粘滞力不同,将加剧各孔道内油水流动速度的差异。(4)毛细管中油水两相流引起的各种阻力。各孔道中的流动速度不同,各孔道油水分界面前进速度不同,导致油水界面必然参差不齐,宏观上出现一个既有油又有水的油水混合流动区。Petro-Physics油层物理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十章孔隙介质中多相渗流特性与相对渗透率曲线第一节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特性1.2 互不连通的毛管孔道,单相液流q???r 4??p8?LV1V2V??r1 2r2r 2??P8?L两根毛管,如压差△P、粘度μ、毛管长度L均相同,而毛管中流动速度V与管径平方成正比。Petro-Physics油层物理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第十章孔隙介质中多相渗流特性与相对渗透率曲线第一节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特性1.3 互不连通的毛管孔道,两相液流cP1水μ1油μ2Pt= 0 tP1水μ1P′ P′油μ2P2L txL图10—3 单根毛管内两相液流Petro-Physics油层物理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 2第十章孔隙介质中多相渗流特性与相对渗透率曲线第一节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特性水相流速:dxdtr 2 (P?? P )8?1x(10—4)油相流速:dxdtr 2 (P2?? P2 )8? 2 (L?? x)(10—5)(2) 因为液流是连续流动的,且r不变,则V1=V2,且等于两相界面的移动速度。dxdtr 2 (P?? P ) r 2 (P ?? P ) r 2 (P?? P ? P ? P )8?1x 8?2 (L?? x) 8[?1x????2 (L?? x)](10—6)又因为,则得两相界面运动的微分方程:dxdt?r 2 (P?? P2?? P )8[?1 x???? 2 (L?? x)]P2?? P1?? Pc (10—7)Petro-Physics油层物理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V1??????1 1V2?????????????????????????1 1 2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