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名人堂——新加坡丰隆集团主席郭令明专稿.pdf

华商名人堂——新加坡丰隆集团主席郭令明专稿.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商名人堂——新加坡丰隆集团主席郭令明专稿

·郭令明 郭令明 新加坡丰隆集团主席 父亲郭芳枫掌舵丰隆时,贴在郭令明身上的标签是“富二代”。接过帅印后,他以 “创二代”姿态,带领集团继往开来,力拓酒店业,打造丰隆问鼎全球的酒店帝国。 1 ·郭令明 “创二代”当家 ——新加坡丰隆集团主席郭令明 在2015年福布斯新加坡50富豪榜上,郭令明以72亿美元净资产的身家,蝉联“榜眼”。 这样的好成绩,自他1995年接替父亲执掌新加坡丰隆集团以来,并不鲜见。 有人曾说,父亲郭芳枫奠定的强大版图,让郭氏的成功顺理成章。但郭令明从没把自己定 义为守成之主:“作为继承者,最重要的,不是看你拥有了多高的平台,而是你是否有能力领 导你的团队一直保持开创性,一直向上攀登。所谓荣光,不能只在某一代人身上昙花一现。” 上阵父子兵 郭芳枫对时局灵敏的嗅觉,以及富于远见的 生意策略,是丰隆崛起的根基。创业初期,适逢第 郭令明是新加坡丰隆集团创始人郭芳枫的长 二次世界大战炮火正隆,他预感到物资必然会出现 子,他常说,父亲传奇的奋斗经历,不仅成就了郭 短缺,于是投入大笔资金,囤积了大量军需剩余物 氏一门兴旺的家业,更堪称“紧跟时局掘金”的经 资。这些物资很快就“身价飞涨”,郭芳枫由此赚 典营商范本。 到数额不菲的第一桶金。 1911年,郭芳枫出生于福建一户普通农家。17 此后,随着战争接近尾声,在经济复苏的号角 岁那年,为躲避战乱,他花8块大洋买了一张半价 下,五金、建材开始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而 船票,抱着一卷草席和一条被单,只身登上了英国 籍此起家的丰隆,恰恰有着过硬的货源渠道。目送 “大马鸭家”号轮船,下南洋谋生。 着一艘艘满载的货轮驶离新加坡,郭芳枫再次收获 了巨额盈利。 临行前,父母千叮万嘱,当中一句“望你出人 头地”深深刻在了郭芳枫心上。抵达新加坡后,白 手握大笔现金,郭芳枫预判:战争结束后,各 天,他在堂姐开设的五金店里当学徒,晚上去夜校 国将掀起重建热潮,地皮必定紧俏。于是从1943年 补习功课。天道酬勤,他很快适应起当地的生活, 起,他有计划地进行投资。第一役,是当年8月, 并在接下来的12年间,从小店员一路做到了独当一 他以49000英镑买下新加坡巴克里路7号的一幢房 面的总经理。 产,其日后被冠名“丰园”。 1941年,心怀创业梦想的郭芳枫,辞别堂姐的 1947年起,丰隆不断以廉价购进大片土地,至 五金店,联合从福建老家赶来的三兄弟,在新加坡 上世纪70年代,这些“囤货”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强 美芝路上开办了一家名为“丰隆”的小店,专做建 势崛起,皆身价百倍。郭芳枫将单纯的地皮买卖转 材、五金、油漆、采胶器材等生意。无人想到,这 变为多元化的房地产经营,并专门成立了丰隆实业 家小店在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变迁后,会成为亚洲 有限公司,专司于此,这亦成为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