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的比较阅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中的比较阅读 上传: 余爱柏 ????更新时间:2012-5-1 21:52:00诗歌鉴赏在高考试题难易程度中属a-e级中的e级(最难)。2005年以前的高考,更侧重于考查诗歌本身的语言和表达技巧;2005年以后,比较阅读的出题思路渐渐显现。 ??? 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作品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分析。比较阅读一般可分为横比、纵比、类比、对比四大类。有效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相同的素材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差异和风格差异。 ??? 在出题模式上,命题人大致有两种思路:一是把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两首同题诗歌放在一起,要求考生进行比较阅读,把握诗歌在写景手法或情感内涵上的差异;二是抓住不同诗歌中的相同词汇、相同意象,要求考生进行深度赏析。两种思路中,后者更为常见。 ??? 在诗歌鉴赏中运用比较阅读,我们通常会着眼于不同诗人对同一意象的个性化处理。例如,“月”这一意象,在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这一诗句中凝结的是游子思家的乡愁,在柳永“晓风残月”中蕴含的是情人泣别的离愁。中国古典文学中灿若群星的诗词歌赋,则为命题人提供了丰富的出题素材。 ??? 从表面上看,这样的出题模式似乎加大了考生的文字阅读量,拔高了试题的难度。其实不然,相对于针对某首诗歌的独立分析,比较阅读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赏析切入点,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聚焦于两首诗词的相同之处,再来挖掘其中包含的不同情感。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两首诗词互为参照互为解析,考生稍加分析即可大致把握两首诗歌在情感、意境或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 鉴于此,本文试图从比较阅读的角度,结合命题人的第二种思路,帮助考生把握诗歌鉴赏的命题方向,快速准确地进行答题。 ? ? ??? 相同的题目,不同的象征 ? ?? 2008年语文高考湖北卷诗歌鉴赏所用文本为宋朝侯蒙的词《临江仙》和《三国演义》中的开篇词《临江仙》,要求考生对这两首词进行比较阅读。命题如下: ?? 临江仙 ??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 此题中出现的两首诗歌为同题诗歌,且文本之中都有“夕阳”这一词汇,考题就围绕这一词汇营造出的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夕阳红”展开,要求考生比较这一意象各自不同的象征意义。经过比较可以发现:侯蒙《临江仙》中的“夕阳”出现在“雨余”之后,有一种风雨之后见彩虹的味道;《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夕阳”则是与青山相对存在的一个意象,青山依旧,夕阳已“几度”,给读者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再结合两首诗歌的主题,便可找到答案:前者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大器晚成,后者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 ? ??? 相同的意象,不同的意趣 ? ??? 2009年高考湖南卷中的诗歌鉴赏所用文本为秦观的诗和元好问的词,要求考生进行比较阅读。命题如下: ???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点绛唇?? 元好问 ???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 ??? 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 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 如果我们抓住一个“春”字,进行前后扩展阅读,就不难发现,秦观的诗对春逝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在作者眼里,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不必强求,不必哀叹。作者认为春天虽美好,绿树成荫的夏日也很怡人。以秦观为代表的宋诗的理趣就可窥一斑而见全豹了。而元好问的词第一字“醉”就奠定了全词沉迷春景的感伤基调。作者用大量的词语铺排营造出浓浓的春逝氛围,如:“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里”等,这些感伤春逝的词仅字数就占全词的一半。这还不够,作者还用“留春”“问春”“寻春”步步紧逼地道明他对春逝的无限惆怅落寞之意,也把词的重情趣展现到了极致。 ? ? ??? 相同的寄托,不同的题材 ? ??? 再如2010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中的诗词鉴赏,所用文本为唐朝司空曙和雍陶的送别诗,要求考生比较阅读。题目如下: ???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 送蜀客?? 雍陶 ???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

文档评论(0)

e71ah65wn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