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二重建构和其消解_从柏拉图看东西方哲学本体论建构之差异.pdf

世界的二重建构和其消解_从柏拉图看东西方哲学本体论建构之差异.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2004 年第 3 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年 5 月 No. 3. 2004 Jour nal of 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ay 2004 世界的二重建构及其消解 ———从柏拉图看东西方哲学本体论建构之差异 董 平 (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8) 摘要 :哲学形而上学由现象世界的考察而导向关于存在之终极实在性的思考。所谓现象的“真实性”问题实质上原于事 物存在与时间关系的追索。事物总是在时间中呈现出流变性 , 因而流变性本身便被视为存在的现象 , 由此而导向关于永恒 不变的实在性或真理本身的思考。对柏拉图哲学关于世界的二重区分及其消解的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 ,并以此为基 点而论述了中国哲学形而上学之建构的特点。以“道”为元概念的中国哲学形而上学 ,在建构上不存在二重世界的区分与对 立 ; 中西关于“永恒”概念的理解存在着重大差异。关于这种差异的形成及其对中西民众之文化与生活理念的影响,亦作了 简要考察。 关键词 :本体论 ;形而上学 ;柏拉图 ; 中国哲学; 中西比较 ( )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293/ Z 2004 03 - 0013 - 07   形而上学之思维导向存在的真实 ,而这一思 显而易见的是 ,世界的二重化或二重世界的 维向度的开辟 ,本质上乃原于人们对世界现象与 分立并不是任何哲学本身的目的 ,而仅仅是导向 时间之关系的深入思考。一切可以经验的事物变 存在本身之实在性的思维途径 ,充分开显存在的 化都发生于时间的连续性之中 , 时间似乎是造成 本真状态而到达真理本身 ,才是哲学形而上学的 事物变化的原因 ;而一切处于时间中的存在物 ,也 目的, 也是二重世界之建构的目的; 因此有趣的 无不在其自身的变化之中走向消亡。这一现象表 是 ,哲学家在完成世界二重化建构的同时 ,又必然 明 ,事物在时间中的存在是不具有其本质的恒定 致力于这一世界之二重性的解构 ,从而为此在通 性的 ,它总是在变得越来越不像它自身原来的样 达于存在本身架构一座切实的桥梁。哲学史表 子。因此 ,存在的真实性或它本身的实在性 ,便是 明 ,西方哲学更多地倾向于世界之二重分立的构 一个值得追寻与思考的问题。正是这一问题的凸 想及其不同理论境域的阐释而消解现象与存在之 现 ,使思维转向于事物的存在性本身、还原出存在 间的分离;而中国哲学则在触及到这一二重结构 的本真状态 , 并由此导向哲学形而上学的建构。 的同时 ,即通过其独特的元概念的确立而使其迅 形而上学探讨存在之“元”,它要求对通过流变性 速获得了解构 ;但这种不同的哲学性格之下所展 而呈现出来的事物现象实现超越 ,流变性正是时 开的文化性格却存在着颇为显著的差异。 间的属性 ,存在一旦摆脱了时间的纠缠而获得其 本身的独立 ,便将按照其本身如其所是的真实状 一 态呈现出来。流变的事物现象与不变的现象之 “元”在主体的思维世界之中便被分为两个不同的 我们首先从赫拉克利特那里了解到“一切皆 境域 ,哲学形而上学中的二重世界分立结构遂获 流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