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卷精选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种群、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B.C.D.2、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3 A.B.C.D.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B.C.D. 5、右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捉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6、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2值 ②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③1990年紫茎泽兰(一种毒草)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④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率最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为了减小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右图是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各项解释中正确的是 A.B.C.D.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9、下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态时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b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最大值由K1变为K2。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B.C.D.10、新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④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 B.C.D.11、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 12、A. C.D. 13、右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青年和老年二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14、如图为曾经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喷洒DDT进行农药防治和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害虫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消长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业系统经济效益的最低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般认为害虫防治主要是控制其种群大小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 B.A点开始进行生物防治,E点开始进行农药防治 C.图中必须进行害虫防治的时间为A、D、E D.生物防治可利用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或寄生关15、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16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18、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右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C.D.19、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20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