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学设计基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光学设计基础精选

5.可利用光通大于需要光通后的折算 2816lm大于2410lm,需要将2410lm扩大: 2816/2410=1.168倍后计算需要的光强曲线. 环带α 扩大后灯具需要的光通量 光源直接提供的光通量 二者的差值 0-10 79(68?1.168) 28 51 10-20 249(213 ?1.168) 82 167 20-30 463(396 ?1.168) 134 329 30-40 683 185 498 40-50 673 235 437 50-60 470 281 189 60-70 174 X 174 70-80 25 X 25 总和 2816 946 1870 6.尚缺的1870lm分摊到反射器中 得到提供方(光源)和需方(反射器)对应关系 出射角度α 环带角度内累积 ΣΦΔα 角度θ 光源方面提供的光通ΣΦ Δθ 0 0 0 0 10 51 10 7(10?0.85 ?0.8=7) 20 216(51+167) 20 55(7+ 71?0.85 ?0.8=55) 30 547(329+216) 30 147(55+135 ?0.85 ?0.8=147) 40 1045 40 273 50 1482 50 433 60 1671 60 618 70 1845 70 818 80 1870 80 1020 90 1224 100 1430 110 1659 120 1870 7.得到相同配光分布的几种反射器模式 8.在确认θ和α变化趋势后求出θ和α的对应关系 9. θ∽α关系表 在θ↑ α↑的情况下,得到θ∽α关系表: 光源光线的环带角度θ 反射器反射的环带角度α 0°-20 ° 0 ° -10 ° 20 ° -36 ° 10 ° -20 ° 36 ° -57 ° 20 ° -30 ° 57 ° -81 ° 30 ° -40 ° 81 ° -102 ° 40 ° -50 ° 102 ° -110 ° 50 ° - 60 ° 110 ° -116 ° 60 ° -68 ° 116 ° -120 ° 68 ° -80 ° 10.计算反射面的计算公式 分入射与反射是同侧还是异侧两种情况. 得到各段的方位角β的表 光源光线的环带角度θ 反射器反射的环 带角度α 反射面方位角β 0°-20 ° 0 ° -10 ° -82.5 ° 20 ° -36 ° 10 ° -20 ° -68.5° 36 ° -57 ° 20 ° -30 ° -54.25 ° 57 ° -81 ° 30 ° -40 ° -38 ° 81 ° -102 ° 40 ° -50 ° -21.75 ° 102 ° -110 ° 50 ° - 60 ° -9.5 ° 110 ° -116 ° 60 ° -68 ° -1.5 ° 116 ° -120 ° 68 ° -80 ° 6 ° 11.反射面的计算 §7、柱面反射器的设计 柱状光源配柱面反射器可以得到高的利 用效率和某些特殊的配光,如常用的洗墙灯 (wall—washing). 但光源的光通量不能沿用环带法,根据 光源形状的特点,使用扇形立体的概念就可 解决问题. 扇形立体就是将灯管置于两个平面形成 的平面角ΔC处得到的. 扇形立体中的光通量ΔΦABCD: ΔΦABCD=K?Io Io:扇形立体两平面边界内灯管法线中值光强; K:常数,与ΔC及灯管沿轴方向平面内配光有关. 对余弦配光: ΔΦABCD= ΔΦ ΔC =∫∫Iosinγsinγdγdc =πIo ? ΔC/2. 若ΔC=10°, ΔΦ Δ10 =0.274Io. ∴K=0.274. 而ΔC=10°, K=0.137. 在柱面反射器设计时,秉承这个特点。 计算的反射器分: 对称和不对称两类,也 是与旋转对称反射器不 同的地方。 柱面反射器的计算举例 计算一个从0-60°等照度配光的反射器: 1.讨论 1)投射出的光强分布:I∽1/(cosα)3; 2)被照面的光:光源直接光等于反射光; 3)反射面的光按需要布置在被照面上. 被照面上光通量来源的分析 等角度划分被照面角度后平面角内的光通 量计算 各对应区域内需要的光通量计算: 0-10°:1/cos31°+1/cos33° +1/cos35° +….=5.08 10-20°:1/cos311°+1/cos313°+1/cos315°+…=5.57 2.α∽θ关系的得到 光源投射 角(Δα) 该区域中需要光通(Φeff) 直接出射光ΦD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