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件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ppt

小学科学课件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什么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即物理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石油的分馏,萃取操作等等。 什么是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就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相比,化学变化有这样几个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有发光发热变色等现象;变化的本质是旧的化学键断裂的同时有新的化学键生成,比如中毒,石油裂化等等。化学变化的过程的同时也发生了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燃烧就是化学变化。 1、蜡烛的变化 活动: 1、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 (认识物质变化的两大种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辨析下列现象属于哪类变化 3、做活动,属于哪一类变化? (进一步认识两类变化) 2、铁钉生锈了 提问: 在哪里见过铁锈? (认识铁锈,渗透铁锈产生条件) 活动: 1、比较生锈和没有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 2、研究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3、防锈方法 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搜集信息、交流质疑、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 3、变色花 活动: 纸花变色 (引出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酸碱指示剂) 资料: 认识生活中的酸碱物质 活动: 1、用紫甘蓝做试剂 2、用自制试剂检验身边物质的酸碱性 资料: 物质的酸碱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到“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物质中的变化 ) 4、洗衣服的学问 提问: 怎样洗去污渍? (前概念调查) 活动: 试一试,哪种洗涤用品的效果好? 资料: (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搜集信息、交流质疑、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 肥皂去污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单元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人类“探索宇宙”活动为线索,围绕月球、太阳及太阳系、宇宙空间,展开一系列的观察、探究活动,在了解它们基本概况的同时,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历史,激发学生沿着前人的脚步继续探索的兴趣,认识到科学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 本单元是地球宇宙部分与生命世界部分相结合的综合性单元。 由5课组成: 1、登月之旅: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研究环形山的形成。 2、太阳系大家族: 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结构,观测太阳、模拟太阳系的行星运动。 3、看星座: 观测天空中的星星 ,认识北斗七星及北极星。 4、探索宇宙: 收集各种宇宙探测、太空飞行方面的资料,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激发探索其它星球(宇宙间)是否有和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的兴趣 。 1、登月之旅 引入:“嫦娥奔月”的故事。 (了解人类观察和探索月球的历程,及伽利略的发现,引出后面的探究活动。) 活动: 1、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 2、登月之旅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并解释出环形山的形成和什么因素有关。) (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了解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 3、去月球旅行需做哪些准备?(——应用) 2、太阳系大家族 活动: 1、地球的公转。 2、观察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差异。 3、做模拟太阳系的游戏 (了解太阳系的结构及太阳系基本概况) 4、实验 (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间的关系) (知道地球绕太阳 公转带来四季的变化) 3、看星座 活动: 1、“我的星座”。 (激发学生看星的兴趣,从中发现问题) 2、认星座。 (了解星座概况,认识著名的大熊星座、小熊星座中的北极星和北斗星,进而引出银河系。 ) 3、做“星座”放映器。 (引导学生夜晚主动去观察星空,认识星座。) 4、 探索宇宙 活动: 1、“望远镜”。 2、“运载火箭”。 3、“航天器”。 4、难忘的太空人。 观测工具的进步让人类冲出地球的梦想得以实现。 5、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提出问题: 哪些星球可能有生命? 活动: 1、金星和火星。 2、有关地球外有生命的种种猜测和描绘。 (引发在地球以外的茫茫宇宙间可能有类似甚至超过人类智慧的生物存在的猜想。) (人类的猜想也许就是未来的现实——领会科学不断发展,人类更需努力。) 地球名片 1972年3月2日和1973年4月5日,美国相继发射了“先驱者”10号和11号行星探测器,这对孪生探测器各携带有一张“地球名片”(亦称“地球人名片”)。 这张“地球名片”是由康奈尔大学的行星天文学家、著名科普作家卡尔·萨根、美国国家天文与电离层研究中心主任德里克和艺术家琳达·苏尔兹曼·萨根共同设计的,目的是使可能收到该“名片”的地外文明了解地球人类的信息。“名片”由镀金铝板制成,长13.5厘米(9英寸)、宽7.5厘米(6英寸)。特殊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可以保证它在星际空间中暴露数亿年而不变形

文档评论(0)

flyb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