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健康与安全2015精选
建邦精密公司级安全培训Xinpoint Orientation Training Material of Safety Prepared by:史俊生 Cell phone:678425 Email:shijunsheng@ 安全培训目录 安全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 安全法律法规介绍 化学品安全知识 9. 理化特性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1. 毒理学资料 12. 生态学资料? 13. 废弃处置 14. 运输信息 15. 法规信息 16. 其他信息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2.成分/组成信息 3.危险性概述 4.急救措施 5.消防措施? 6.泄漏应急处理 7.操作处置和储存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所有的危险化学品的MSDS必须张贴于使用与储存场所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阅读与参考,所 有的作业人员在操作化学品前必须了解掌握该份文件,对此化学品有足够的认知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简称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按照国家要求,每一种化学品都有对应的一份安全技术说明书,是一份关于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生态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包含下表中列出的十六项内容 消防安全知识 火灾的定义: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的分类——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电气 生活用火不慎 违反安全规定 吸烟 玩火 放火 自燃 火灾的成因 灭火四个原理: 1. 隔离法-移走可燃物质 2. 窒息法-去除助燃物,如沙土 3. 冷却法-降低着火温度,如采用水和干冰进行降温 4. 化学中断法-中止燃烧的化学反应过,如用干粉等 燃燒三个条件:着火源、可燃物、助燃物 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内容:一、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的能力;二、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三、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四、自我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建邦精密全厂禁烟 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器材认识 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自救呼吸器 应急灯 火警报警器 消防喷淋 烟感 消防栓 消防安全知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拔掉保 险销 消防安全知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火灾三要、三救、三不原则 ◎ 三要:要熟悉环境、要保持冷静、要防止有毒有害烟尘 ◎ 三救:通道自救、结绳下滑自救、向外求救 ◎ 三不:不乘电梯、不跳楼、不贪物 熟悉紧急疏散路线。 浓烟中逃生,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弯腰行走。 楼上人员要用牢固的绳子等物品,一头固定后沿绳子滑下逃生。千万不要跳楼! 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逃生路线火封锁,应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用毛毯、棉被浸湿后覆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千万不可钻到阁楼、床底、大橱内避难。 在公共场所应听从指挥,向就近的安全通道分流疏散,千万不能惊慌失措,互相拥挤践踏,造成意外的伤亡。 职业病预防与劳动防护 第一步:认识您的工作环境 第二步:了解工作环境如何影响健康 第三步:改善您的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有哪些种类? 化学环境 物理环境 生物环境 身心环境 让您的职业环境更符合卫生要求的三个步骤 职业病预防与劳动防护 职业病预防与劳动防护 职业病预防与劳动防护 有害物质从哪里进入体内? 职业病预防与劳动防护 进入体内后会产生什么结果? 1.急性反应: 短时间內 ,过量接触及吸收,对眼睛、皮肤、呼吸及消化等器官立刻产 生的损伤或不良后遗症。 2.慢性反应: 长期地接触及吸收,各器官日积月累后产生的损伤或不良后遗症,可能 日趋严重 。 3.精神压力: 不适的工作 环境,在心理上 所产生的压力,会导致身心的伤害 。 4.不舒适: 工作环境不舒适,容易造成疲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