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省房地产市场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本科学位论文
内蒙古科技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山西省房地产市场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摘 要
利率市场化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利率自由化。近十年来,中国的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的力度不断增加,房地产行业的购房者与开发商与利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这篇论文主要是分析了山西房地产行业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并以山西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
我国利率化改革不断推进,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经济体系占非常大的比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介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框架和内涵,通过对比其他成功进行利率化改革的国家,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然后利用Eviews建立模型,对山西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各个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分析结果:我国放开贷款基准利率对房地产有着负相关的作用,但影响非常小,没有起到政府预期效果,在短期内没有明显的变化及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个人的意见,山西在推动市场利率化的改革进程,需要保证其他金融行业的稳点发展,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且协调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加速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并促进科学的发展。
关键字:利率;利率市场化;房地产市场;Eviews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引言 1
1. 绪论 2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
1.1.1 研究背景 2
1.1.2研究意义 4
1.2 文献综述 4
1.2.1国外文献综述 4
1.2.2国内文献综述 5
1.3 研究方法 6
1.4 创新之处 6
2. 利率市场化及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分析 7
2.1 利率政策调整的情况 7
2.1.1中国利率政策现状 7
2.1.2央行实施的利率手段 7
2.1.3 央行实施的利率调整 7
2.1.4利率政策的影响路径 8
2.2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9
2.2.1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 9
3. 利率市场化影响房地产市场的理论综述 10
3.1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分析 10
3.2 从利率角度看房地产公司募集资金的渠道的构成原因 11
3.3 从市场预期角度分析房地产的变动 11
4. 利率调整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实证检验 13
4.1利率与房地产分析 13
4.2数据来源 13
4.3 变量选择和数据分析 13
4.4 实证分析 13
4.5 异方差检验: 16
4.6 本章结论 17
5. 对房地产市场在利率政策下的建议及意见 18
5.1 中国利率化进程 18
5.2 加快利率改革步伐 18
5.3 统一国家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积极响应 18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2
附录A 22
附录B 22
致谢 23
引言
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0.7倍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989 年 月 日,2000年起始,房地产的发展就是加速人们的非常重要的前提,即使这时期的房价一直处于下跌的状态,房价的上调的,超过公民的接受程度,中国针对房地产业发的展现状实行了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等对它实施调控。在这些政策当中,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受货币的政策的影响及其的大。超过我们的想象,利率也一直就变成了国际的对于房地产市场全面调控的基本手段,利率不仅仅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内基本全部的行业都和利率的波动有着联系,房地产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体,利率对它的影响非常重要,比如,在投资者方,利率会涉及其融资的成本,在消费者方,利率影响其支付的成本。房地产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可能有先知力,通过利率的规则的改变,在决定自己意愿,从而避开投资者的麻烦。
从上表可以看到,我国政策从 2004 年开始人民币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上调,这样有效调节2003年房地产发展过于迅速、价格的过快增长与实际生活水平供求关系不协调,所以必须进行利息的调整来紧缩信贷,阻止房价过快增长。从图表可以看出,就在 2007 年这一年时间里,央行就6 次进行加息。从 2009 年开始,我国开始了对房地产市场重整,房价也开始了上涨,政府只能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调控。所以在2011 年 5 月 7 日和 8 月 67.43 42.91 1,435.00 2003 95.07 57.92 1,611.00 2004 125.79 71.97 1,803.23 2005 177.99 152.21 2,209.91 2006 208.62 157.36 1,988.18 2007 258.93 205.51 2,249.61 2008 326.79 234.29 2,355.00 2009 477.27 279.99 2,707.00 2010 592.24 411.71 3,487.00 2011 790.20 441.03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