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考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 D (A稍shào息、怏怏yàng不乐 B荫yīn蔽 C盥guàn洗、俾bǐ使周知)
2. B (A应为“骇人听闻”。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非常震惊;危言耸听,故意说些惊人的话,让人听了害怕。B秀色可餐,指女子姿色娟秀可爱,也可以形容山川景色明丽新鲜。C褒词贬用,“无出其右”表示没有能力超过的,多指好的方面。D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表示极端轻视,语意过重,感情色彩错。)
3. A (B将“业内人士建议”调至“国家”前。C动宾搭配不当。“书写”改为“谱写”。D“实行”缺少宾语中心词)
二、(12分,每小题3分)
4. B(从第2段可以看出,“中心”是相对于“边缘”而言的,指的是方言或语言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5.D(非因果关系,而是不同语言相互交流、渗透的表现)
6.C(A只是好的译名被汉语吸收的论据,原文不谈经济 。B不是退化的表现,而是汉语自身时时在吸收、发展的表现,作者对此持肯定态度。 D,原文反对这样的看法。)
7.D(无中生有)
三、(9分,每小题3分)
8.C (籴,买进粮食。)
9.D (“于是”“就”。 A代词“他”/助词,不译。 B连词,表目的/介词“把”。C结构助词“的”/动词“到”。)
10.B (任延不是感到气愤,而是表示悲伤与哀悼。)
四、(23分)
11.(9分,每题3分)
(1)每次视察属县,总是派人慰问勉励孝子,招待他们吃饭。
(2)一年以后,龙丘苌就乘车到任延的官府拜见,希望在有生之年被录用任职。
(3)任延后因擅自诛杀羌人,事先没有上奏而获罪,降职为召陵令。
12.(8分)
(1)白居易(1分),都持批评态度,但批评的对象不一致(1分)。
李诗主要讽刺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1分);袁诗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是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泪失所的悲剧。(1分)
(2)两诗的表现手法一致,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2分)。
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1分);袁诗将两个人的生离死别与百姓的生离死别进行对照(1分)。
13.(6分,每题1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1)海上明月共潮生。
(2)迷花倚石忽已暝。
(3)天生我材必有用。
(4)月涌大江流。
(5)乱红飞过秋千去。
(6)三十功名尘与土。
五、(22分)
14.(4分)
树根本属于一片沃土,却注定此生经历孤独、磨难(1分),注定终生与清贫为伴(1分)。忍受孤独风霜,不为人们留意(2分)。
(原文语句信息比较完整,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但意思符合也可给分)
15.(6分)
因为村头的老榆树养育了古老的村庄(2分),是村庄悠久历史的见证(1分),因此是旗帜;默默地支持着老榆树的成长,盘根错节,编织出一部古老的传奇(2分),正如长埋在地下的化石一般有价值(1分),因此是化石。
16.(6分)
分别为:①顽强、坚韧、孤独、清贫、奋斗(拼搏、进取)等任意两个组合
②无私与博大
③痛苦、坚贞、屈辱等任意两个组合。
(意思对即可,每小点2分,小点里答对一个词语给1分,超过2个词语不给分)
17.(6分)
①人生应该默默奉献,(或不求名利和关注;甘于寂寞等)勇于进取(坚持奋斗),不屈服于命运(坚韧不拔),不畏艰难。
②要心底无私,胸怀博大,乐于奉献(或无私付出,宽厚包容,甘于奉献等),热爱故土。
③要保持操守(坚持高贵品格或崇高气节),不屈服于外在压力,为了坚持人格(或生命)的尊严,宁可失去生命。
(要点提示: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文章的三个部分,缺一方面扣2分。)
[阅读提示]
文章分三部分写根的神韵:山崖上的树根,村头的老榆树根,展览室里的根雕。
文章先以一幅特写镜头吸引了读者的目光:山岩上的树根挺立于悬崖一侧,与山野和头顶的青松凝为一尊力的塑像。接着作者围绕着“力”字,以一连串的动词突出根的神韵:“紧抓”、“挤进”、“探索”、“汲取”、“突进”、“挺向”。根的坚韧更突出地表现在对待命运的态度上:它“本属于一片沃土”,但“因立志太高”,最终坚守“孤独和磨难”,“终生与清贫为伴”。然面,根仍然“拼命地生长”,“用智慧和力量去熔化山岩”,以“扭动的躯体”谱写“奋斗的足迹”。
村头的老榆树根依恋着黄土地,以博大的胸怀无私地养育了一个古老的村庄,它本身又成为村庄里的一面古老而神圣的旗帜。
展览室里的根雕命运很悲惨,它“被扒光了皮”,“挤掉最后一丝血液”,连“姿态都屈从于设计者的意志”,只能发出“痛苦的呻吟”,或许,“熊熊燃烧的炉火”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三个部分,三个层面,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根的神韵,语言丰赡蕴藉,主旨含而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