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主题班会幻灯片.pptVIP

中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主题班会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理利用网络, ——初226班主题班会 从我做起” 一、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上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据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4.2亿,居世界第一位,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其中10-19岁年龄段网民最多,达29.9%。 根据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 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 个百分点,达到38.3%。   现我国网民已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二、众说纷纭话网络 1、我们同学中有没有不会上网的? 2、我们有多少同学家中有电脑可以上网的? 3、我们同学上网的大部分时间干什么? 4、通过网络我们有什么收获? 三、青少年上网调查 据相关调查得出:大部分学生都会上网,并且经常上网,有的学生家里就有电脑和网络。上网绝大部分时间用于玩网游,看电影,下载音乐,购物和聊天。 过度沉溺于电脑网络中对身体也是一种损害,上网时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只有手指在不停地点,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对身体健康也是很大伤害的,尤其是对眼睛的危害,现在我国中学生近视率已达60%,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整天沉溺与网络是不可取的,有时上网的愉悦是以金钱和自己身体的健康为代价的。聊天、游戏、造成了学生成绩下降,身心健康受到伤害,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你们需要知道!!! 四、测一测 1、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上网时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 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3、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 5、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齐。 6、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网的欲望。甚至夜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电脑。 7、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它原因不能上网,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8、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 有颤抖的现象。 9、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10、因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如果你其中有4项或4项以上表现,且持续时间已经达1年以上,那么就表明你已经患上了“IAD” (网络成瘾综合症)。 五、虚拟的世界中,我不辨东西南北 ——认清网络的负面性 网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给我们带来了危害,请同学说说网络的危害。 小心 现场调查: 请有玩游戏的同学举手 六、沉迷网络不可自拔之—— 用事实说话 网络的危害: 1)不良信息向我们袭来 2)网络游戏毒害青少年的心灵 3)使青少年荒废学业、走向犯罪 案例1: ? 17岁的少年吴治(化名)沉迷于电脑游戏,无法自拔。为了偷钱上网吧,他在通州奶奶家,趁爷爷奶奶熟睡之际,亲手将奶奶砍死,爷爷被砍成重伤。 “上网比什么都重要” “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看守所) 案例2: 16岁的少年胡某在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受到另一人的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 “杀无赦” 案例3: 5月25日傍晚,四川一名流浪少年赵刚被被人砸烂,尸体上还有几处刀伤,其死状惨不忍睹。杀害少年的凶手竟是3名嗜好上网玩“杀人游戏”的中专生,他们杀人的目的只是为了验证自己“胆量有多大”。 他们杀出“瘾”来了 案例4: ? 河南省荥阳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系列抢劫案:该团伙弓宪民等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在2002年12月至今的半年多时间内,在河南境内的20多个县市作案60多起,其中盗窃汽车9辆、强(轮)奸妇女6名、抢劫作案40多起。?  ? 该团伙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均是不到20岁的年轻人。?  ? 更让人痛心的是,该团伙犯罪的诱因竟是网络游戏。?他玩得最多的游戏是“半条命”。   连“半条命”都没了 案例5: 2007年6月 广州一名少年因为父母限制其上网而将母亲杀死、父亲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