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和答案.docVIP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和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庄子《秋水》的主旨是() A. 阐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B. 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 C. 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 D. 阐述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答案:B 解析:本文用虚构的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阐述了“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观点。由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主张可知A、C、D项不正确。答案为B。 2. 体现中国古代战争由车战转变为骑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孟子劝梁惠王实行王道 B. 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 C. 霸王项羽拔剑自刎乌江 D.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 答案:D 解析:“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为“骑射”的重要一页,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A、B、C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为D。 3. 《婴宁》中描写花的主要象征意义是() A. 绝世容颜 B. 自然天性 C. 狡黠心理 D. 社会规范 答案:B 解析:《婴宁》主要写了狐女自然天性被磨灭的过程。花是自然的、纯洁的、优美的、悦人的,写花就是隐喻象征婴宁人格的纯美和真善。A项不是主要意义,答案为B。 4. 集中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反义词是() A. 盛与衰 B. 忧劳与逸豫 C. 满与谦 D. 天命与人事 答案:D 解析:本篇史论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成败皆取决于人事,即忧劳与逸豫。A、C、D项是为了论证B项,答案为B。 5. 成语“狡兔三窟”出自() A. 《战国策》 B. 《孟子》 C. 《论语》 D. 《史记》 答案:A 解析:“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中的《冯谖客孟尝君》,是冯谖为孟尝君营就“市义”、“争贤”、“宗庙”“三窟”从而巩固了孟尝君的政治地位。答案为A。 6. 《陌上桑》中夸夫婿一节所表现的罗敷性格特征是() A. 美丽 B. 机智 C. 坚贞 D. 善良 答案:B 解析:罗敷以“夸夫”的方式斥退“使君”,展现了她聪明机智的一面。答案为B。 7. 先说冯谖“无好”、“无能”,且再三要求提高待遇,然后再写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的奇异才能,这种表现手法是() A. 铺垫反托 B. 前后照应 C. 一波三折 D. 先抑后扬 答案:D 解析:先写冯谖“无好”,“无能”,且再三要求提高待遇,是对冯谖的“抑”,后写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的奇异才能,是对他的“扬”,因此采用的表现手法是先抑后扬。答案为D。 8. 《一句话》“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中的“火”的隐喻意义是() A. 广大民众 B. 革命的声威 C. 民众革命情绪 D. 民众革命 答案:D 解析:《一句话》大量运用了隐喻象征手法。“火”隐喻民众革命;“火山”隐喻广大民众;“霹雳”隐喻革命的声威;“能点得着火”暗示民众革命情绪。答案为D。 9. 下列诗作,最具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美的是() A. 《一句话》 B. 《再别康桥》 C. 《雨巷》 D.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答案:C 解析:《雨巷》中,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女郎、独行者等编织出雨中江南小城一隅的画面,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具有古典诗词意境美的韵味。答案为C。 10. 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B. 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C. 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个节奏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 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唯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答案:D 解析: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中D项不正确,诗文的建筑风格和音乐节奏没有妨害作品内容表达,而是与诗人的幽微心态十分吻合。答案为D。 11. 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道理是() A. 以人为本、施行仁政的治国思想 B. 多元并立、和而不同的普适理念 C.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 D. 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 答案:C 解析:《秋水》以对话方式展开,说明了“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正是基于这一道理。答案为C。 12. 《秋夜》所敬奠的对象是() A. 将繁霜洒在野花草上的天空 B. 铁似的直刺着天空的枣树 C. 舍身扑向灯火的可爱小青虫 D. 瑟缩地做着梦的小粉红花 答案:C 解析:A项是黑暗势力象征;B项是坚韧战斗精神的象征,是作者精神写照;C项虽弱小,却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是

文档评论(0)

nhgd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