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解题技巧.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解题技巧精选

* * 考 点 要 求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级) 一、修辞手法:比喻、对偶、拟人、夸张、对比、借代、双关等。 二、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 三、表现手法:象征、衬托、用典、想象、联想、动静、虚实、视听、对写等。 四、篇章结构:以景结情、照应、卒章显志等。 表达技巧 *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等。 *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分 析 技 巧 型 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如何使用的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 答: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步骤一) 春天阳光普照,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是动景;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则是静景。(步骤二) 动静结合,相互映衬,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答题示例: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2008年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江西卷) * * 答案:此诗用虚实结合手法进行写景。(第一步)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国家不统一,人民不能自由往来的残酷现实。(第二步) 作者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人民能过上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第三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