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DCA管理在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致静脉炎中应用效果
PDCA管理在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致静脉炎中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管理在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消化内科接受高渗性药物输液的2880人次作为对照组(活动前),采用常规输液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高渗性药物输液的2977人次作为观察组(活动后),成立PDCA管理活动小组进行干预。比较分析开展PDCA管理活动前后的高渗性药物发生静脉炎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结果 开展PDCA活动后,高渗性药物输液致静脉炎发生率由4.20%降为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50 mOsm/L的药物[1]。随着医学的发展,高渗性药物在临床广泛使用。高渗性药物给静脉带来的刺激会导致静脉炎的发生,既增加患者痛苦,也影响静脉输液的质量与安全[2]。PDCA循环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的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循环过程[3]。2015年7~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消化内科运用PDCA管理的方法针对高渗性药物输液发生静脉炎的问题采取预防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实施步骤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高渗性药物输液的2880人次患者为对照组(活动前);2015年7~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高渗性药物输液的2977人次患者为观察组(活动后)。其中观察组年龄19~95岁,平均(57.16±5.23)岁;男性1714人次,女性1263人次;用药次数(3.80±1.60)次。对照组年龄19~96岁,平均(57.70±6.75)岁;男性1684人次,女性1196人次;用药次数(3.97±1.70)次。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用药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接受高渗性药物输液者;③高渗性药物限定为10%氯化钾、50%葡萄糖、20%脂肪乳和复合氨基酸4种;④输液时间≥2 d。排除标准:①肢体肿胀者;②有精神疾病者;③沟通困难或语言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治疗方法,由责任护士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和静脉穿刺,发现静脉炎给予及时处理
1.3.2 观察组成立静脉炎干预小组,科主任和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小组成员由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管床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临床药师等组成,质量小组每周活动1次,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
1.3.2.1 计划 静脉炎干预小组通过查找相关文献,结合临床观察,通过讨论分析出引起高渗性药物输液致静脉炎原因包括以下方面:(1)药物因素。当静脉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使血管内皮细胞脱水、低氧、充血、水肿,引起血管收缩与痉挛,进而使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静脉壁通透性增高,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性改变,同时释放组胺,使静脉收缩变硬,患者有疼痛感,药液外渗时还可导致周围组织损伤坏死[4]。(2)患者因素。大多老年患者静脉壁硬化,血管相对较细和脆,穿刺处针孔不易闭合,可致药物外渗,引起静脉炎。(3)给药途径。刺激性强的高渗溶液,需要输注时间长,静脉输注时易对血管产生刺激,直接经外周静脉途径给药会引起浅表性静脉炎,应尽可能通过中央深静脉滴[5],而临床基于患者所受的穿刺之苦和花费问题,一般使用外周静脉,特别是上肢静脉,较少采用下肢静脉,是因为人体下肢静脉的静脉瓣最多,血液回流慢,输液时药液滞留于下肢静脉的时间比滞留于上肢静脉的时间长[6]。(4)留置针留置时间因素。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会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的炎性反应。钢针和留置针同期相比,留置针不易穿破血管,引起静脉炎的几率小于钢针,而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7],会与血管壁发生反应,诱发静脉炎,所以提倡留置针静脉输入高渗溶液,但留置时间一定要短[6]。(5)护理人员操作因素。①操作者挤压输液导管,因为输入的高渗药物浓度大,颗粒大,输注过程中,经常会堵管和静滴不畅等情况,临床中大部分的操作者会挤压输液导管,这样过大的压力致使血管外渗,导致静脉炎。②输液速度过快,护理人员未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要求的滴速输注高渗药物[8]。③冲封管不规范。④拔针操作不规范。(6)宣教因素。护理人员对输注高渗药物认识不足,没有做好宣教及巡视工作,未让患者参与防范静脉炎发生。(7)医生因素。由于管床医生医嘱欠规范,年资低,专科知识不强,不了解内镜治疗后方案,延长禁食时间[9],而上级医师又未及时修正或未查看管床医生的医嘱,导致输入高渗性药物,引发静脉炎
1.3.2.2 实施 针对导致静脉炎的高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 Tribute to Beijing’s Tap Water.doc
- ABA训练法提升自闭症儿童情绪识别能力个案探究.doc
- ABC分类法在库存管理中应用.doc
- ABC理论在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演变及应用探究.doc
- ACCELINK.WTD竞争战略探析.doc
- Acura品牌再度升华 全新一代NSX巅峰上市.doc
- ADA及ALT、AST、GGT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价值探究.doc
- ADAMS在机械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改革中应用.doc
- ADO.NET中数据访问方式探析.doc
- AE影视常用插件FORM应用技巧.doc
-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作用机制与应用探讨.docx
- 世界经济格局与国际贸易政策知识点梳理与测试卷.docx
- 2025届高三十月份名校联考作文汇编:月考名题+审题立意+例文佳作.pdf
- 冷疗技术课件.pptx
- 复方KA - 08胶囊与中药Lia抗HIV活性成分的深度剖析与展望.docx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机械性并发症的多维度剖析:基于8例临床案例的深度探究.docx
- 桂美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泥巴真好玩》课件共.pptx
- 化瘀解毒方提取物抗胃癌效能剖析与作用机制深度探究.docx
- 2025届高三名校11月月考试题名句默写汇编(学生版、教师版).pdf
- 基层消防救援人员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