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张謇的举动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
A.重商轻农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实业救国
2.从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认识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 ( )
A.均衡发展 B.迅猛发展 C.曲折发展 D.持续发展
3.下列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受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
②沿海地区较发达,内地薄弱
③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落后
④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4.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不妨时常看看。”该文化娱乐方式是( )
A.听京戏 B.看电影
C.赏评书 D.读报纸
5.现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开阔眼界的重要媒体,你知道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什么吗 ( )
A.《申报》 B.《万国公报》
C.《民报》 D.《新青年》杂志
6.下列各项是描写一个近代富商在1894年的生活场景,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 )
A.乘火车出行 B.用电报传达生意信息
C.与朋友合影留念 D.查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7.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 )
A.称“老爷” B.行握手礼 C.缠足 D.穿翎顶补服
8.右图是八达岭长城脚下,青龙桥车站站台上,矗立着的一座青铜雕像。它背靠雄伟的万里长城,面对巍峨的崇山峻岭,面容刚毅,目光注视着前方的京张铁路。这座青铜像纪念的是( )
A.侯德榜
B.詹天佑
C.林则徐
D.邓世昌
9.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寻求革新救国思想。
魏源在右图所示著作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要求维新变法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0.严复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在当时主要是指( )
A.自然界生物进化论思想
B.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D.要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1.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且根据它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的文件是( )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学堂章程》
C.《重订学堂章程》 D.《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
12.“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这是严复对1905年哪一事件的评价(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废科举
13.九一八事变后,不愿撤走的东北军队组成了义勇军,坚持抵抗日本的侵略。为鼓舞军民抗战,有一位杰出的人民音乐家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他是
( )
A.冼星海 B.聂耳 C.侯德榜 D.鲁迅
14.一位外国记者在听完一部音乐作品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拥有黄河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你认为这是外国记者听完哪部音乐作品后发出的感慨
(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走进新时代》 D.《我的祖国》
15.艺术作品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右图借一则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其作者是( )
A.鲁迅 B.徐悲鸿
C.聂耳 D.冼星海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日常生活 清末以前 清末民初 发式 男子留辫子 人际称谓 大人、老爷 服饰 翎顶补服 (2)在表格中空白处填写正确内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些变化表明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