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晚粳稻曲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季晚粳稻曲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一季晚粳稻曲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摘 要:万载县粳稻稻曲病发生轻重,一般与品种和抽穗期天气有关,选择最佳的防治时期和确定最佳的施药次数,是防治稻曲病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一季晚粳采用5%纹曲星1 200mL/hm2、用水量750kg防治稻曲病效果较好,最佳时期为抽穗前5~7d和始穗至抽穗期各施一次药,防效可达72.47% 关键词:一季晚粳;稻曲病;防治适期;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5-0064-02 Abstract:The occurrence of rice false smut is related to the weather and varieties in heading stage of the japonica rice,it is the key for the prevent ice false smut that choosing the best period of prevention and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number of pesticid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 of 5% Wenquxing with 1200mL/hm2 dose and 750kg of water is best,and the best time is before 5 to 7 days for earing beginning spike to heading stage with the control effect of 72.47%. Key words:A quarter late japonica rice;Rice false smut;Optimum period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Control effect 水稻稻曲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绿核菌属绿核菌引起的一种水稻穗期真菌类病害,在农业生产上一直作为次要病害防治。宜春市自2010年起实施北粳南移项目以来,粳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分蘖期和孕穗期追施氮肥,特别是抽穗期遇连阴雨天气等多种原因导致稻曲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呈现发病范围广、发病频率高、产量损失严重等特点,成为制约粳稻生产发展的瓶颈。为了探讨一季晚粳稻曲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及最佳施药次数,2015年宜春学院在万载县开展了田间试验,旨在为一季晚粳稻曲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安排在万载县康乐街道联和村一季晚粳甬优12号“百亩示范片”内进行。试验田面积 2 000m2,土壤质地为中潴灰黄泥田,耕作层30cm左右,肥力中等偏上,排灌方便,光照充足。试验田前作为冬闲田,供试品种为甬优12号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6个处理,即:(1)见穗期施药1次;(2)见穗期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3)抽穗期施药1次;(4)抽穗前5~7d施药1次;(5)抽穗前5~7d和抽穗期各施药1次;(6)见穗期喷等量清水1次作为对照(CK)。试验小区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667m2,小区之间间隔50cm,并用标杆作标记,防止药液飘逸。试验用药为5%纹曲星(江西绿川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每小区用药量为8mL,兑水5kg,折合用药量1 200mL/hm2,用水量750kg/hm2 1.3 试验田管理 本试验田采用湿润育秧,人工插秧方式进行。禾行规格23.3cm×28.4cm,每蔸栽2粒谷4~6根秧。5月13日播种,6月9日移栽,秧龄27d,6月6日每1hm2施尿素150kg、45%复合肥600kg作基肥。6月16日每1hm2施尿素150kg作促孽肥,7月2日每1hm2施尿素150kg作壮胎肥,8月13日每1hm2施氯化钾150kg作穗粒肥。7月25日开始晒田,8月6日复水养胎。除防稻曲病外,其他病虫防治进行3次,分别是6月18日、7月8日各施一次药,主防钻心虫、卷叶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8月28日防治稻飞虱。8月27日齐穗,10月15日成熟,全生育期154d 1.4 试验方法 本试验在试验田禾苗抽穗前5~7d,见穗期、抽穗期、齐穗期,按照试验设计要求,分小区单独配药兑水,并在对照区喷清水5kg作对照。4次喷药时天气均为晴,气温33~35℃。本次试验按试验方案实施后,于10月5―7日开展试验结果调查。采取5点取样法,每小区调查5个点,每个点调查10蔸禾,共50蔸禾,调查发病粒数,并计算出每蔸禾平均发病粒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不同施药时期、不同施药次数对稻曲病的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蔸平均病粒数=50蔸禾总病粒数/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