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做韦罗妮可包法利夫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叫做韦罗妮可包法利夫人

叫做韦罗妮可包法利夫人   韦罗妮可1822年2月生在法国最北的滨海塞纳省,大西洋边上。17岁那年的秋天,她嫁给了一个鲁昂乡村医生欧仁 1848年,《鲁昂报》登了韦罗妮可的讣告:她死于26岁。那年秋天,她的丈夫也过世了 听上去,像个平淡无奇的悲情故事?但当地人都说,韦罗妮可死得没那么简单。她是自尽的,用了氢氰酸 在至今流传下来的、约瑟夫22岁肖像画里看出来,她着实是个美人。这样的美人,在鲁昂乡村里活着,自然不快活。据说她因为婚后寂寞,心思活络,情人颇多,债台高筑,无可偿还,于是轻生寻了短见 您觉得这个故事,有些耳熟吗? 韦罗妮可的丈夫当年学医的师父,是阿谢尔1857年,即韦罗妮可过世九年后,古斯塔夫??的姑娘嫁给了乡村医生福楼拜先生,婚后寂寞,心思活络,情人颇多,债台高筑,无可偿还,于是轻生寻了短见…… 哦对了:为韦罗妮可画像的约瑟夫 不,这并不只是一个“福楼拜听说了父亲学生的家庭绯闻,于是写下来了”,那么简单而已 韦罗妮可过世那年,福楼拜27岁。那个时期,他与许多年轻作家一样,热爱雨果,热爱浪漫主义。到而立之年,福楼拜成熟了,之后他嫌过雨果,“不够科学”。众所周知,此后他发挥血液里的医生老爸遗传,开始写内敛客观的小说 他的一种招牌写作法,是拿包法利夫人及其他庸人眼里看到的“浪漫生活”来反讽。他喜欢《堂吉诃德》,《包法利夫人》也确有《堂吉诃德》的意思:主角都想入非非,幻想自己过着不现实的日子。这很明显是讽刺,是在嘲弄庸俗的浪漫主义。但他自己,却又明白地说过,“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等等,哪里“就是我”了? 福楼拜后期写的《情感教育》,以及未完成的《布瓦尔和白居谢》,对待主角都要冷漠得多,嘲笑起人类的愚蠢和矫情来,更加不遗余力。相比起来,《包法利夫人》里,他在嘲弄“这个妇女心思又活络了”之余,还带点“这也难免唉”的意味。福楼拜把包法利夫人写死了,但在她死之前,还是没把讽刺写到绝,留了一点点面子。这让你甚至会问: 福楼拜究竟是想讽刺包法利夫人矫情,还是对她的矫情作态,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怜悯? 这是我的一点私人揣测: 某种程度上,韦罗妮可的死,赶在了福楼拜27岁那年,恰好是他从略带矫情的青春浪漫主义转向的时刻。《包法利夫人》是他对这段时光的自省和自嘲,大概,他可以理解韦罗妮可这种女性的心情。她是个胸怀浪漫理想的庸人,死得也不算冤枉,但说到底……谁没年轻过呢?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抱有两种倾向:一面是略带矫情、心思活络、想入非非;一面是反省往昔、决心不再矫情、觉得自己已经成熟了。但后一种成熟心态,回看前一种心态时,多少会心存一点点怀念,一点点怜惜。这大概,就是福楼拜听到韦罗妮可死讯时的心情吧?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