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6 木构架整体移建
4.16.1 本条适用于木构架整体较好,榫卯尚好,结构较复杂的文物建
筑的移建工程的施工与验收。
4.16.2 木构架的整体移位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原结构进行详细测量,并绘制测绘图。测绘图应能详实的反映该木构架的各部尺寸、法式、构造做法;
2 应按移建设计的要求做好移位新址的基础;
3 应拆除原所有瓦作工程,应拆除松动的木基层,加固松动木构件及结构节点;
4 应对木柱下端沿纵、横两个方向设水平夹板,将每个柱夹牢。夹板厚度不应小于 50mm,夹板底与柱端底面平齐。在进深、开间方向设斜撑,固定木构架,使构架前、后、左、右、上、下联成牢固的整体;
5 应沿木柱纵轴线或横轴线在夹板下面设道轨、道轨与夹板之间
应放置滚杆,以千斤顶或手拉葫芦等工具为滑动力,移至新址基础上;
6 移建木构架的修缮应按本规范第 4.20 节的规定执行;
7 整体移建工程木构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4.16.2 的规定:
表 4.16.2
整体移建工程木构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偏移 ±15 尺量检查 2 垂直度(有收势侧脚扣除) 10 用仪器或吊线尺量检查 3 榫卯节点的间隙 柱径 ≤200 4 用楔形塞尺检查 柱径 200~300 6 柱径 300~500 8 柱径≥ 500 10 4 檐口标高 ±10 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 5 翼角起翘标高 ±15 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 6 翼角伸出 ±15 尺量检查 7 椽头齐直 5 拉通线尺量检查 8 楼面平整度 15 用 2m 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4.17 木构架升高
4.17.1 本节适用于在建筑原位置,整体升高木构架工程的施工与验收。
4.17.2 升高木构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对升高木构架应进行全面检查,对危险节点和构件应先行加固;
2 应拆除原屋面全部瓦作,并将与墙体相联结的柱、梁、枋(夹底)等构件应与墙体脱离;
3 应沿柱的纵、横轴线,应用水平杆联结各柱根部。柱、梁之间应用斜杆联结,使木构架联结成牢固的整体;
4 应在柱与梁联结的节点处,在梁底位置立一根或数根牮杆,在牮杆底设千斤顶。千斤顶的总数不应少于落地柱的总数。千斤顶底部应垫木板、木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50mm,宽度不应小于 200mm,长度不应小于 500mm。木板应放置平服,板底地基应稳固。千斤顶的上升速度应一致;
5 升高后的木构架修缮应按本规范第
4.20 节的规定执行;
6 升高、校正、修缮后的木构架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规范第 4.20 节表 4.20.7 的规定。
4.18 木构架发平
4.18.1 本节适用于建筑柱基不均匀沉降或建筑中部分柱脚腐烂引起局部楼面、梁架沉降的发平、修复工程。
4.18.2 发平、修复工程必须符合下列规定及施工顺序:
1 对发平木构架应进行全面检查,对危险节点和构件应进行加固,对不稳定构件进行临时的加固;
2 对各柱的沉降应进行测量,以沉降量最大的柱为发平控制量,以未沉降的柱为发平的基准。清除影响发平的障碍;
3、当发平柱数量超过 20%以上时应局部或全部拆除屋面瓦件;
4、发平动力宜用千斤顶。发平两层以上建筑时,上、下层的牮杆应顶在上、下梁底面,并应在一个垂直线上;
5、发平应从沉陷最大的柱开始,第一次升高不应超过相邻柱高,应有人统一指挥,缓慢发平。发现响声或不正常现象应停下检查,处理后再发平;
6、发平后木构架的修缮和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本规范第4.20 节表 4.20.7 的规定。
4.19 木构架拆卸移建
4.19.1 本节适用于古建筑拆卸移建工程的施工与验收。
4.19.2 木构架拆卸移建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构架拆卸前,应对房屋进行全面检查和测绘,在测绘图和构件实物上应标明构件号码和安装方向。文物古建筑的测绘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
B50165 的有关规定执行;
2 拆卸木构架应按照安装木构架相反顺序进行,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榫卯节点应先抽销后退卯。严禁在拆卸构件时未按榫卯结合的形式乱拆、损坏榫卯;
3 拆卸应有安全保障措施;
4 斗拱拆卸应先编号、后拆卸,拆好后就地组装好,成组入库堆放保管。各相似斗拱构件不得串垛,相互套用;
5 对拆下的构件应逐件检查,重点检查柱、梁的榫卯部位,梁、桁构件的支承部位及受拉区;
6 对木构件的修补或更换应按本章第 4.20 节的规定执行;
7 确有资料或经考证证明该拆建木构架在以前修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模拟量控制系统调试措施(新版)介绍.doc
- 模拟题一2016年一级项目管理介绍.doc
- 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的及介绍.doc
- 第11章协作/组件/配置图资料.ppt
- 模拟一下goldengate中断后,重新同步操作介绍.doc
- 模拟与二介绍.doc
- 十五冶样板施工方案(讨论后)介绍.doc
- 第11章性程序和重新计算资料.ppt
- 模态空间—时域,频域与模态空间之间的联系介绍.doc
- 第11章移动电子商务安全资料.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