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肿瘤学基础剖析
肿瘤学概论 肿瘤学介绍 前言 肿瘤的发病原因及特点 实体瘤的临床表现 实体瘤的基本治疗策略 前 言 恶性肿瘤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20 世纪80 年代至今,其发病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2007年到203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由1130万例增至1550万例,死亡人数由790万增至1150人。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攀升,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到312万,死亡人数逾200万,已成为居民死亡原因的第1位。 居前四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 肿瘤的基本概念 肿瘤 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有机体局部器官组织的细胞异常增殖所形成的赘生物。 肿瘤组织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均与其发源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肿瘤的命名 肿瘤的命名 细胞周期 G1期: DNA合成前期 S期: DNA合成期 G2期: DNA合成后期 M期: 有丝分裂期 G0期: 静止期 细胞增殖周期 控制细胞周期的因素 生长因子 蛋白质、甾体类化合物(类固醇)或小分子肽(蛋白质亚单位)。与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结合从而激活细胞的应答途径 抑制性生长因子: 抑制细胞的分裂 激素 在刺激激素依赖性器官的细胞分裂中发挥主要的作用 增加细胞分裂的次数 反复的细胞分裂→ DNA改变→恶变 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特点 恶性肿瘤是细胞周期性疾病 细胞周期改变 细胞分裂、增殖加快 细胞凋亡减缓 肿瘤的发生 基因突变 肿瘤的生长开始于细胞DNA结构的改变 肿瘤的发生可以是由于细胞分裂失去控制或生长抑制机制的缺乏而引起的,通常是二者结合所致。 致癌基因的激活 原癌基因激活→致癌基因→病理改变 人表皮样生长因子受体-2(HER2) 肿瘤的发生 抑癌基因的失活 抑癌基因引起细胞调亡 抑癌基因被抑制,功能丧失 P53基因 其他因素 起始因子:短暂暴露、不可逆改变 促进因子:刺激分裂 肿瘤细胞指数式生长 可被检测的肿瘤细胞 X线下可见 -- 肿瘤细胞数108以上 钼靶片可见--肿瘤细胞数109以上,直径1cm 可触及肿瘤--肿瘤细胞数109以上,直径1cm 导致死亡--肿瘤细胞数1012以上 肿瘤的局部生长 膨胀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 1.膨胀性生长(Expansive growth): 大多数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常有纤维性包膜,容易手术切除,切除后不复发。但血管瘤是一个例外,不呈膨胀性生长,而呈浸润性生长。 2.浸润性生长(Infiltrative growth) 恶性肿瘤常呈浸润性生长。肿瘤无包膜形成,境界不清。局部切除后,常有肿瘤残留,容易复发。 浸润是恶性肿瘤的标志之一。 二、肿瘤的生长速度 肿瘤的生长速度主要取决于: 1、肿瘤的分化成熟程度 一般说,良性肿瘤分化好,生长缓慢;而恶性肿瘤分化差,生长较快。 恶性肿瘤由于生长快,但血管形成慢,造成供血不足,常易发生坏死、溃疡、出血等继发性改变。 肿瘤的病因学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发病过程有如下特点: 长时间 数年、十几年、几十年 多因素 多种致癌因素 多基因 原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凋亡调控基因、DNA修复基因均可受累 一、物理致癌因素 3.长期吸入石棉纤维粉尘,可引起肺癌、胸膜间皮瘤。 二、化学致癌因素 已知的致癌性化学物质1000多种。可分为两类:直接致癌物和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物经代谢产生最终致癌物,通过亲电子基团与DNA共价结合,引起基因突变。 化学致癌的多步骤过程 部分间接致癌物需要不致癌的化 学物质协同作用。 大体上分为激发和促进两个阶段。 3.重要的化学致癌物 (1)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这类物质中以3,4-苯丙芘为代表,具有致癌性强、存在广泛等特点,与肺癌及胃癌关系密切。 在数十种致癌的霉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最具代表性,其致癌性最强,比亚硝胺大70余倍,主要与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花生、玉米及谷物中,具有化学性稳定的特点,煮熟后仍有活性。 三、生物致癌因素 1.DNA肿瘤病毒 多瘤病毒、乳头瘤病毒、腺病毒、嗜肝病毒、疱疹病毒等可使动物发生肿瘤。目前与人类恶性肿瘤关系密切的主要有人类乳头瘤病、EB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HPV 子宫颈和外阴鳞癌 E6 灭活 p53蛋白 E7 灭活 Rb蛋白 EBV Burkitt 淋巴瘤 体内 B-cell 淋巴瘤 体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