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昆虫学课程内容安排: 总课时:40学时 讲课:26学时 总论包括绪论、昆虫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 害虫防治原理等基本理论; 各论包括地下、小麦、水稻、棉花、杂粮、蔬菜、果树等作物主要害虫的分布与为害、生活史与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实验:14学时,昆虫形态学、生物学、分类学、地下与小麦、水稻与棉花、杂粮与蔬菜、果树害虫的为害特点及形态鉴定特征。 第五章 昆虫分类 分类:分门别类,建立反映其演化过程(进化)的分类系统,低级?高级,简单?复杂,近缘?远缘 意义:认识昆虫的最基本途径,类比出其生活习性, 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是整个昆虫学研究的基础。 第一节 分类依据及阶元 一、分类依据(分类性状): 1、形态学性状:形态、大小、色泽、斑纹、刻纹、超微 结构、外生殖器、内部形态。 2、幼期特征:胚胎期、卵期、幼虫期、蛹期。 3、行为特征:鸣声、气味、交配、趋性。 4、生态特征:生态位、食性、寄生物。 5、地理分布特征:异域、同城。 6、细胞学特征:染色体、精子。 7、化学特征:化学指纹 8、生化特征:代谢产物、蛋白质结构、氨基酸序列、同功酶等。 9、分子学特征:DNA、PCR、分子探针、RAD。 二、分类阶元: 界、门、纲、目、科、属、种 第二节 种的概念及命名 一、种 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居群组成的繁殖群体,与其它群体生殖隔离,占有一定生态位,拥有一定的遗传性和表型。 二、命名 优先法则:一个分类单元的名称是最早给他的可用名,1758年1月1日以后以林奈的《自然系统》第十版和克拉克的《瑞士蜘蛛》为标志。 种名:采用双名法,属名+种名+定名人 亚种: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L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三、模式标本: 记载新种时所依据的标本叫模式标本。 正模:记载新种或原始发表时所用的单一标本。 副模:与正模性别不同的另一模式标本。 第三节 昆虫纲的分目 不同学者分目不同,普遍采用33目,与农业昆虫相关的有九个目,还有蛛形纲的一个蜱螨目。 一、直翅目:Orthoptera 1、形态特征: 体中至大型,头下口式,口器标准咀嚼式,触角多丝状。 前胸大,中后胸愈合,前翅长,复翅、后翅膜质,脉纹多直,有的种有短翅或无翅。 后足跳跃式; 产卵器发达,剑状,刀状,凿状; 常有发音器,靠前翅相互摩擦或后足腿节与前翅刮擦而发音; 听器位于腹部第一节两侧(蝗虫)或足胫节基部之侧。 2、生物学特征: 卵生,卵圆柱形,略弯曲,产于土中或植物组织中,有的数个聚产在一起,有的集中成卵块,外被保护物; 不完全变态,若虫形态、生活环境、取食方式与成虫相似,五个龄期,后翅放在前翅上面,触角有增节现象; 多生活于地面,也有土中,树上的,多数具跳跃能力; 1代/1年或2-3年完成一代; 以卵越冬,多有保护色; 多为植食性,少数捕食其它昆虫或小动物。 3、重要科: 蝗虫 Locustidae 螽斯科 Tettigonidae 蟋蟀科 Gryllidae 蝼蛄科 Gryllotalpidae 二 半翅目: Hemiptora 1、形态特征: 小至大型,体略扁平,口器刺吸式。不用时紧贴腹面; 触角线状,3—5节,单眼2个或无; 前胸背板发达,中胸有发达的小盾片; 前翅半鞘翅,分爪区、革区、膜区,有的种有楔区(盲蝽),有的有缘区(花蝽) 跗节3节,胸部腹面后足基节附近有臭腺开口,能分泌臭蝽气味。 2、生物学特征: 不完全变态,若虫5龄,有臭腺1—3个,腹部背面4—6节上; 卵聚产(植物表面),分散(植物内) 1代/年,成虫越冬, 3-5代/年,以卵越冬。 多数植食性(茎、叶、果实、汁液),少数根部,极少部分肉食。 3.重要科: 猎蝽科(Roduviidae)、盲蝽科(Miridae)、姬猎蝽科(Nabidae)、 花蝽科(Anthocoridae)、长蝽科(Lygaeidae)、缘蝽科(Coreidae)、蝽科(Pentatonidae) 三、同翅目:Homoptera 包括蝉、叶蝉、沫蝉、飞虱、蚜虫、介壳虫等。 1、形态特征 体小到大型,口器刺吸式,后头式,喙3节,也有1或2节的; 触角鬃状或线状; 前翅膜质或革质; 多数有蜡腺,分泌蜡质或介壳状覆盖物。 2、生物学特性: 植食(多数),刺吸汁液,变黄,卷叶,传播植物病毒; 两性卵生,有的孤雌生殖,不完全变态; 产卵于植物组织中,造成为害,如蝉、飞虱、叶蝉,另一类产卵于植物表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