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1第一讲 移通信概述
移动通信技术 主讲人:王彬 本课程的目标 重点与难点 教学计划及学习方法 参考资料 考试问题 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熟悉无线通信的基本技术和原理 认真实验,掌握初步的测试和系统分析方法 重点: 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移动信道的电波传播和信道分析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原理 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移动通信的系统结构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难点: 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发展及现状 移动信道的基本概念和初步定量分析方法 现代移动通信GSM、CDMA的相关技术 教学计划 学时有限,学好移动通信以自学为主(图书馆、报纸、杂志、网络等途径) 按时到课、认真听课,不提前请假无任何理由缺席 勤于思考,寻找规律 认真完成作业,禁止抄袭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啜钢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 《3G移动网W-CDMA AND cdma2000 for 3G Mobile Networks》 粟欣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与实现》 谢显中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蜂窝网络规划与优化基础》 Ajay R.Mishra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移动通信原理》 吴伟陵等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更多内容请通过互联网学习。 参考书目 《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祁玉生等著,通信工程丛书,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赵荣黎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蔡涛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CDMA扩频通信原理》,[美]A. J. 维特比著,李世鹤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骆健霞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CDMA系统工程手册》,许希斌等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原理与工程设计, IS-95 CDMA和cdma2000》,[美]Vijay K. Garg等,于鹏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孙立新等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移动通信在线 / 通信专业网 / 期末考试70%,实验课20%,平时成绩10% 缺课按10分/次扣期末成绩,扣分下限为0分 答疑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第一课 概述 移动通信概述 通信网的智能化和无线化使三者统一起来:个人通信网或者个人通信业务。 移动通信的网络构成 通信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1897年,马可尼在陆地和一艘拖船上完成无线通信实验,标志无线通信的开始(电报?没有话音通信) 1928年,美国警用车辆的车载无线电系统,标志无线通信开始进入实用 1946年,BELL实验室在圣路易斯建立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 1974年,BELL实验室提出蜂窝移动通信的概念 1980s,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983年美国的AMPS,1980年北欧的NMT,1979年日本的NAMTS,1985年英国的TACS 1990s,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1992欧洲的GSM系统标准(同时,第三代移动通信开始研发),1991年美国提出的IS-54,1993年日本提出的PDC。1993年美国提出IS-95 2000s,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DS-CDMA(WCDMA),MC-CDMA(美国的cdma2000).TD- SCDMA,非主流:UMC-136,E-DECT 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的现状 2006年8月21,信息产业部发布统计,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4.317亿 美国某公司预计,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6.35亿 普及率50%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蜂窝小区系统设计-频率再用(复用?) 把军用系统转为民用系统,解决了大容量需求与有限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 模拟系统-语音信号 FM传输 FDMA多址方式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以数字通信为特征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优点 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 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 抗噪声、抗干扰、抗多径衰落能力强 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便于实现通信安全保密 可降低设备成本,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缺陷 没有形成全球统一的标准系统 业务单一(特别是对数据业务的支持) 无法实现全球漫游 通信容量不足 上次课回顾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模拟通信为特征 第二代移动通信:数字通信为特征 第三代移动通信:IMT2000 本次课主要内容 第三代移动通信:IMT2000 移动通信的分类 移动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 移动通信的特征 下次课内容 蜂窝移动通信的组网原理,请同学们预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为 IMT-2000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2000 标准已经确定 T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x VIP
- 海天蒙德Hi驱动器说明书.pdf
- 运动场土方工程方案(3篇).docx VIP
- 基于单片机的土壤湿度检测及控制系统设计.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附答案).docx
- GB_T 311.4-2010绝缘配合 第4部分:电网绝缘配合及其模拟的计算导则.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高校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GB_T 311.2-2013绝缘配合 第2部分:使用导则.docx VIP
- 6.3三角形的中位线 课件(共22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