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策略
浅析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策略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的形势发展,使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可从五个方面入手,让学生领会美的心灵、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结构、美的整体效果。从而达到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只讲德育不提美育至少是不够完善的。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美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趣味性,使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为丰富多彩,更为活泼而富有生气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德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究竟有没有这个必要?美育和德育的关系的确非常密切,但二者毕竟不完全相同。审美教育通过它特有的手段和途径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教育效果是明显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领会:
一、美的心灵
心灵美是指人的内在精神的美。这种内在美必然表现于外部,即语言和行为的美。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展现了多少具有心灵美的光辉形象啊。有坚持正道的屈原;有忠贞爱国,顾全大局的蔺相如;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正气浩然,“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等等。教师善于通过课文本身所具有的文学因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像,使他们从这些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产生一种愉悦之感,不仅对语文学习增加兴趣,而且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努力去追求心灵美,做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在他们的一生中将是受益无穷的。除正面人物外,课文中还有一些反面人物的形象。作家塑造人物形象总是力求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通过个别的艺术形象,反映一定社会的生活本质。作家通过反面人物,对生活中的丑恶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实际上是从反面对美的事物和正面人物进行推崇和赞扬
因此,教师在分析别里科夫的顽固保守;路瓦栽夫人的醉心虚荣;周朴圆的假仁假义,等等,都不要从概念出发,而要紧扣作品的语言和主题,剖析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引导学生从赏析中体验和认识这些形象的内涵和社会意义,认清是非美丑,在学习过程中无疑会受到深刻的教育,既欣赏了“文”,也明白了“道”
二、美的意境
提到文学作品,人们总爱提到“形象思维”。别林斯基说过:“诗人用形象来思考;他不证明真理,却显示真理。”(《智慧的痛苦》)形象是意境的基础。所谓“意境”包含“意”和“境”两个方面。前者指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后者指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意境是在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中反映出来的客观生活本质,所以,意境优美的作品感染力特别强。它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这种想像和联想比作者笔下出现的形象还要美妙得多。意境既然是生活形象通过作者的主观意图而创造出来的,那么,不仅诗歌中有,小说、散文、戏剧中也存在。语文教学中意境的分析,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当我们随着作者的文笔领略《秋色赋》中灿烂绚丽的秋色,谷物果木丰收的景象;《荷塘月色》中清幽寂静之夜出现的流水一般的月光,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这样的意境在我们心中能不产生美感吗?当我们读到《暴风雨之夜》中地委书记为了人民的利益,弓着背迎着暴风雨前进,这种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心里不是也会升起一种冲破暴风雨的快乐之感吗?当我们读到《古战场春晓》,跟着作者的脚步,盘桓在古战场上,看着莽莽苍苍的千古江山,在领会作者凭吊怀古的豪情时,不是也会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吗?当我们齐声朗诵《一月的哀思》那令人悲痛的诗篇时,难道没有和诗人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对敬爱的周总理寄以深切的悼念,从那“江水沉凝,青山肃立,万木俯首,星月不移”的肃穆悲壮的意境中受到美的教育吗?
三、美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抒发感情,描绘景象,刻画人物都必须借助语言。离开了语言不可能有文学作品。因此,高尔基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个要素”。中学语文教材中,传神之笔在诗歌中有、在散文中有、在小说中有、在戏剧中也有,可以说真是不胜枚举。如鲁迅杂文语言的幽默讽刺之美;秦牧散文语言的绮丽雄奇之美;邓拓散文语言的真诚平易之美;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多么壮丽而豪放;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多么的清新而婉约。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那“间或一轮”的眼睛,白居易笔下的如泣如诉的琵琶声真是妙笔传神,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在分析课文时,要让学生真正领会到语言的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而受到审美教育,并逐步提高阅读和欣赏能力
四、美的构思
艺术构思是形象思维的集中体现,是对整个作品精心的设计。它既包含了素材的提炼和剪裁,意境的展现和烘托,事件的安排和细节。细节的精选,又包含了各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及语言的推敲等等。美的构思一定要避免平庸、俗套,力求达到“人人意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境界。老舍的散文《小麻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探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情境教学.doc
- 浅探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栽培中应用.doc
- 浅析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及中亚文化交流.doc
-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传承及发展.doc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oc
- 浅析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时代性.doc
- 浅析中外企业分配股东利润政策同异性.doc
-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应用.doc
- 浅析东川区农业发展规划.doc
- 浅析中国医药销售历史及发展.doc
- 2025年农村电商直播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与农产品电商市场前景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农村电商直播带货基地技术平台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农村电商直播赋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报告.docx
- 2025年农村电商转型:乡村生态采摘园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策略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农村电网升级: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农村直播带货基地供应链金融支持与风险防范.docx
- 2025年农村电网分布式电源协同控制技术创新与农村能源转型报告.docx
- 2025年农村直播带货基地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产品溯源系统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农村直播带货基地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产品电商平台与实体店融合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