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五宏观经济政策.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五宏观经济政策

悼念高鸿业先生 政策之后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概述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本章的学习意义 政府是否应该影响经济的运行? 政府能否有效影响经济的运行? 如果应该且有效,那么怎样做? 宏观经济政策:案例(Ⅰ) 1963年,美国的失业率似乎停顿在5.5%这样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高水平。而10年前,失业率是2.8%。属于凯恩斯学派的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们相信,削减个人所得税可以促使家庭更多地消费,这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他们相信,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将导致产量的增加而价格并不上升。这是因为他们相信经济具有过剩的生产能力,产业工人与机器处于闲置状态。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当时的均衡点处在总供给曲线的相对平坦部位。所以总需求增加将主要地转换为产量的增加,而价格水平并不提高。产量的增加意味着就业增加。肯尼迪顾问们的预测被证明是正确的。失业率在1965年下降到4.4%的水平。另外,从1964年到1966年,实际GDP以令人注目的5.5%的平均速度增长。肯尼迪减税政策的成功常被人认为是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伟大成就之一。 宏观经济政策:案例(Ⅱ) 1965年,美国经济在接近于其生产能力的状态下运行。约翰逊总统想在越南开战,但是他又不想让美国人知道一场战争要耗费多少钱,以免招致百姓不满,结果他决定不提高税收,至少不完全用提高税收来支付战争的费用。另外,他不打算削减政府开支.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向贫困开战的计划。该计划包括很多费用极高的新的社会方案.政府支出的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随着商品需求水平的提高,价格水平也迅速攀升.通货膨胀在60年代初期曾维持在1%-2%,但到了1970年几乎上升到6%这个令人震惊的水平。从此,开始了美国半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 本章要点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财政政策的类型 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 财政政策的效果  挤出效应 货币政策的工具及作用机制 货币政策的效果 宏观经济学的分歧 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自发秩序的思潮 社会义义:理性主义的设计完美秩序的思潮 无政府主义:浪漫主义的不要任何秩序的思潮 5.1.1 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 5.1.2 宏观经济政策的争论 Should Policy Be Active or Passive? Should Policy Be Conducted by Rule or by Discretion? 宏观经济政策的争论(Ⅰ) Policy Should Be Active The economy experiences frequent shocks to aggregate demand and aggregate supply These shocks will lead to unnecessary and inefficient fluctuations in output,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The model of aggregate demand and supply shows how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can respond to shocks and stabilize the economy 宏观经济政策的争论(Ⅰ) Policy Should Be Passive Lags i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s of Policies inside lag outside lag If conditions change before policy’s impact is felt, then policy may end up destabilizing the economy The Difficult Job of Economic Forecasting policymakers must predict future conditions, but the forecasts are often wrong the Lucas critique V.S. Macroeconometric models 宏观经济政策的争论(Ⅱ) Policy Should Be Conducted by Discretion Discretionary policy is, by its nature, flexible As long as policymakers are intelligent and benevolent, there might appear to be little reason to deny them flexibility in responding to changing 宏

文档评论(0)

liangyue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