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_0
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
摘要:本文在考察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英国、美国、日本城乡关系演变趋势及 农村 人口非农化模式的基础上,从农民非农化与 工业 化的非同步性、农民非农化内生机制的差异性以及农民非农化进程的差异性等三个角度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民工 问题 的紧迫性与特殊性。并通过对问卷调查资料的实证 分析 ,揭示了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合理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工问题的战略方针与对策思路。
关键词:农民市民化;农民工;国际经验
作者简介:朱信凯(1974-),男,山东蓬莱人, 中国 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 发展 学院讲师, 研究 方向:农户消费 理论 与政策。
一、农民市民化的国际模式描述
我们主要考察较为典型的以英国为代表的强制性非农化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迁移的非农化转移模式,以及以日本为代表的”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的非农化模式。
(一)英国城乡关系演变及其农民市民化过程
英国城乡关系的转变速度明显超越了同时期的其它欧洲国家。11世纪至15世纪是其城乡关系演变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城乡联系松散,国民 经济 以农业为主,但是农民存在兼业行为。至14世纪初,伦敦的羊毛出口已占全国总额的三分之一,进口酒类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15世纪,首都伦敦已成为全国 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城乡关系演变中期阶段是指15世纪至18世纪,期间城乡之间人口的流动加深了城乡之间的联系,这些来到城市的乡村移民就像一条纽带,把城市的工商业组织与乡村的新兴工业联系在了一起。城乡关系演变的后期阶段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开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一直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
它不仅促进了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引起了英国 社会 的全面变革,进入成熟的高度工业化阶段,城乡关系的紧密程度进一步加大[1].
英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过程最早开始于11-12世纪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这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次农村人口向城市持续转移的浪潮。这一时期迁移的对象主要是穷人,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存,距离也比较长。在15-17世纪,英国又出现了第二次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的浪潮。
这一时期迁移的对象主要是商人、工匠和青年女性,迁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前途和获得丰富的生活资料,迁移的距离较短。但是,英国劳动力流动最稳定、规模最大的时期是从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的。因为此前的两阶段虽然劳动力转移规模比较大,但到工业革命前的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以上,而到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中叶,英国的农业人口急剧下降到总人口的25%,而这正是圈地运动的直接结果。所以,从转移的模式来看,英国农村人口非农化主要是选择了以圈地运动为代表的以暴力为核心 内容 的强制性转移模式。英国城镇非农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主要也是通过暴力的方式从本国农村强制性转移出去的[2].当然,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因而,殖民地国家也就成为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之一,所以,英国非农化的进程在依赖于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得益于出口市场的规模和效率。
(二)美国城乡关系演变及其农民市民化过程
美国农村人口的非农化是走了一条以自由迁移为主的与英国截然不同的道路。1870年之前,美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3/4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乡村社会是美国社会的主要特征。1870年以后,英国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成果随着移民浪潮大量转移到美国,使美国开始了以电力、钢铁等先导产业为主的工业革命,把工业建立在很高的起点上,并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起飞。工业化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城市劳动力的稀缺,进一步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从而形成了”棘轮效应”,使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3].同时,工业化推动了近代 交通 的迅速发展,有力地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推动了大城市的崛起。
此外,工业化还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农业的发展不仅为城镇化提供了足够的食物,而且使大批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城镇化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上述三方面的合力导致了19世纪末期在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这次移民浪潮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流动。据1890年统计,宾夕法尼亚、新泽西、纽约、康涅狄格、弗蒙特和新罕布什尔各地的乡村人口分别在20年间减少了2/5、1/4、5/6、3/5、3/4和2/3.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由1870年的990万人增加到543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了51.2%,基本实现了城镇化。
从时间上看,美国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仅用了50年。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整个社会结构的转型,而社会组织和管理手段不可能随之发生相应改变,从而导致了大量诸如”交通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探讨_0.doc
- 农村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策略的研究_0.doc
- 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探讨_0.doc
-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措施浅析_0.doc
-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思路及制度_0.doc
- 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研究_0.doc
-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与效率辨析_0.doc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及其探讨_0.doc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研究_0.doc
- 农村社会管理探讨_0.doc
- 2025年上海市都市农业养兔场亲子体验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专用改性型氯化聚乙烯项目提案报告模板.docx
- 2025年专用改性型氯化聚乙烯项目申请报告模板.docx
- 2025年料位传感器项目申请报告.docx
- 2024年秋季学期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Unit 6 Section A (Pronunciation 1-2e)(第2课时).pptx
- 2025年专用油墨项目申请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康复医院搬迁至生态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专用系统集成电路项目提案报告.docx
- 2025年MBS项目申请报告模板.docx
- 2025年天津市氨基磺酸在胶粘剂生产中的应用分析.docx
最近下载
- 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检索.pdf VIP
- 西门子伺服操作说明书-SINAMICS_V90_OPI.pdf VIP
-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管理.docx VIP
- Packing List-装箱单表格模板.xls VIP
-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管理.doc VIP
- 2025年最新版硫化氢考试题库大全集.doc VIP
- [江西]发电厂2×600mw级机组“上大压小”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护患沟通技巧》ppt课件.pptx VIP
-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VIP
- 发电厂“上大压小”2×600MW超临界空冷机组工程土建专业主要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