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进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当前农村发展的新趋向 一是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 二是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三是农产品数量稳步增长 四是农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五是规模经营不断扩大 六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 七是外部资本开始注重农业和农产品 当前肥料发展的新特点 一是农民更加重视肥料质量。价格不再是唯一的制胜法宝 二是农民对肥料的功能要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少地方的农民要求肥料不仅能增产、提质,而且能保苗、防病、改土…… 三是农业生产发展、技术进步,传统肥料的作用和地位要重新认识,如碳铵、普钙、钙镁磷肥,尿素、一铵、二铵,硝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 四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对肥料的品种配置向个性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旱作农业、规模化种植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对长效肥、水溶肥提出新要求。 在丛林里,最终能存活下来的, 往往不是最高大、最强壮的, 而是应对变化最快的物种! 达尔文《进化论》 无限的新的发展机遇 史无前例的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压力 人们对更好生产生活条件和更优环境的要求 土壤圈处于地球各个圈层的交接部位 不断提出的土壤肥料水的科学前沿 技术和研究手段的进步 2008年6月,美国国会接受了参议院第440决议 (US Congress,2008),强调土壤对公民的重要性,并确认土壤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以及土壤保护的重要意义。现在保护土壤及其功能的计划已列入美国国家发展的具体规章和立法。 2002年由欧盟发起关于“土壤保护的主题战略”(Towards a Thematic Strategy for Soil Protection)(European Commission, 2002),2006年提出了一个保护土壤框架指令(European Commission,2006),确定了土壤保护战略作为当前以至可能为长远未来的优先关注和行动方案。在英国,发起了“2004-2006年英国土壤行动计划”。 现代土壤学科前沿 技术与信息时代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景观分析 分子尺度的分析技术 环境土壤生物学 计算机与土壤过程和反应的定量建模 精确农业 信息科学与技术其他应用 ( Lee Sommers and Larry Wilding,2006-4, CSA News) 现代土壤学优先研究内容: 我国土壤学中、长期发展优先研究内容以土壤质量提升与调控为核心。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 土壤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 土壤有机质提高机制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土壤肥力演变规律与评价体系研究 障碍及低产土壤改良研究 土壤污染环境及修复重建研究 ( 徐明岗等,2006) 耕地 保护 食品 安全 粮食 安全 生态 安全 数量 生 态 质 量 美国2005年召开了2个土壤科学问题的研讨会(主题分别是“临界带界面研究的前沿”和“土壤科学研究前沿”):提出土壤科学面临的重要挑战是需要学科交叉研究。不仅包括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如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学、土壤生物学、土壤矿物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而且特别强调了土壤科学和生物学、物理学、地质学、化学等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 关注的范围扩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增强,所以涌现了若干新的边缘学科,如研究水圈和土壤圈的相互作用的水文土壤学(Hydropedology),它重视原位土壤景观系统的流通和运输过程,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土壤学和水文学的分学科。信息技术则推动了土壤计量学(Pedometrics)的发展。它涵盖了从数字化土壤制图技术到土壤过程和变量的模拟,尝试通过利用先进的定量技术和数字数据来源检验预测结果的真实性,以及采用数学和统计应用程序定义的方法研究土壤的分布和成因。 (黄鸿祥,2011) 用世界的眼光研究中国的问题 13亿人口 8.79亿农村人口 1.22 亿公顷(18.26亿亩)耕地 使用世界 9% 的耕地 6%的水资源 30% 的化肥 生产世界25% 农产品 供养世界21% 人口 * 2009: 5.31亿吨,2010 :5.46亿吨,2011 :5.7121亿吨 天气 政策 科技 投入 我们一直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资源消耗保产出的发展道路! 全国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A县等级 10 20 15 10 5 B县等级 10 25 15 10 5 C县等级 15 20 20 15 5 面积 合计 25 55 55 40 20 5 耕地地力等级汇总 评价结果检验    在拟合隶属函数和评估各个要素对耕地地力的权重时,都依赖于专家的经验。由于专家认识程度的分歧以及数学方法的局限,第一轮评价结果与耕地的实际生产能力难免会发生一定的偏差。第一轮评价工作完成后,应邀请参与制定隶属函数和层次分析判断矩阵的专家依据概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