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中银行及其行纸币.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中银行及其行纸币

一、大中银行的历史沿革 大中银行原名大中商业银行,1919年6月29日(一说7月21日)在重庆开业,9月19日获得北洋政府核准注册。该行系由汪云松、王墨园、何鼎臣、袁治齐、杨国屏、李星樵、尹瑞卿、周凤翔、孙仲山、刘映奎等重庆商人发起,总行设在重庆,在成都设有分行。1920年3月4日该行筹足100万元资本,开办了储蓄业务,并正式改名为大中银行。[ii]大中银行纸币于1921年开始发行纸币。当年北洋政府仅特准同意该行发行20万元纸币,但到1925年该行发行的纸币就达到了30万元。大中银行与北洋政府关系密切。“在民国初年,北京的银行家与各政治和行政派系的关系密切,靠公债发了财”。[iii]大中银行经营的一大特色就是向北洋政府放贷,例如1922年该行发行纸币260万元,但向政府借款就达210万元之巨。[iv] 1928年,由于北伐的成功和北洋政府的倒台,该行所贷的巨款无法收回,濒于破产,于是将北方的分行全部撤回,只留重庆总行和成都分行,所发行的纸币也只收不付。直到1929年以后,大中银行才开始复苏,再度设立天津分行。由于经营困难,1931年大中银行被河南新乡一个名叫同裕和的地方银号以36万元的入股接办。同裕和接办大中银行后,以一万二千元买通国民党财政部有关当权者,取得印制纸币五百万元的凭证,再度发行纸币。但该行的威信在大城市不高,业务很难开展,纸币发行不是朝出暮归,就是拒不接受。这种局面并未因同和裕接办而有所改观,所以大中银行的纸币主要是在河南流通,其次是济南,其他大城市较少。[v]1933年该行在天津重新发行纸币以后,连续3年每年都发生挤兑。[vi]由于经营不善,同裕和不得不停止接办大中银行,而大中银行也随着当时中国经济和政治中心的南移,于1934年8月该行将总行迁至上海。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宣布推行法币政策,收回中、中、交、农四行以外其他银行的纸币发行权。当年11月25日,政府公布了《接收中南等银行发行钞票及准备金办法》,决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对中南等九个较大的商业银行的纸币发行进行接收,“接收各发行银行发行库准备现金及保证准备品、已印未发券、已发收回券均应交中、中、交三行行库”。大中银行的纸币发行便由交通银行接收了。不过到了1936年上半年,由于过去北洋政府对大中银行行亏欠太多, 推行法币政策后该行停止发行纸币,引起人们纷纷前来挤兑,于是天津大中银行又擅自发行了182万元纸币。 二、大中银行发行的纸币 从1921年到1936年,大中银行总共在7个年份发行了纸币,均由财政部印刷局印制。据《历年承制大中银行各种票券号码地名字头张数金额表》[vii],具体情况如下: (一)1921年 共有壹圆、伍圆、拾圆3种面额,颜色分别为绿、橙、蓝3色,券面主图案为塗山、宇水,有重庆、北京、天津、上海、汉口地名券及无地名券之分(详见附图1、附图2)。发行金额总计1540000元。 (二)1922年 共有壹圆、伍圆、拾圆3种面额,颜色全为绿色,券面主图案为塗山、宇水,仅北京地名券。发行金额总计1880000元。 (三)1929年 共有壹圆、伍圆、拾圆3种面额,颜色分别为绿、橙、蓝3色,券面主图案为塗山、宇水,仅天津地名券。发行金额总计500000元。 (四)1931年 唯壹圆1种面额,颜色为绿色,券面主图案为塗山、宇水,仅天津地名券。发行金额总计100000元。 (五)1933年 共有壹角、贰角、壹圆、伍圆4种面额,颜色各地不同,券面主图案为大钟、银币,壹角、贰角仅天津地名券(详见附图3、附图4),壹圆、伍圆有河南、山东、上海地名券。发行金额总计6800000元。 (六)1935年(详见附图5) 共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圆、伍圆、拾圆6种面额,颜色分别为绿、橙、蓝、绿、橙、蓝,券面主图案为长城,有天津、青岛、汉口地名券及无地名券之分。发行金额总计8000000元。 (七)1936年 共有壹圆、伍圆、拾圆3种面额,颜色分别为绿、橙、蓝,券面主图案为长城,均无地名且无冠号。发行金额总计910000元。 三、余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银行档案中有印制发行记录,但却无具体版式,所以虽然大中银行在上述所列的年份均印过纸币,不等于这些年份均有相应版式的纸币。实际上大中银行的纸币只有券面年号为民国十年的塗山版、券面年号为民国十年的长城版、券面年号为民国二十一年的大钟版和券面年号为民国二十七年的长城版(该版并非真正由大中银行发行,而是日本侵华后借用大中银行名义盗印的伪币,系将年号为民国十年的长城版改刻年号而成,由北京印刷局所承印,详见附图6)计4种。[viii]这就是为什么1933年发行的壹角、贰角券面上却标明“中华民国廿一年印”,而1935年发行的各种面额的纸币券面

文档评论(0)

wst340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