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部分学校新课标新高三语文调研考试.docVIP

佛山市部分学校新课标新高三语文调研考试.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佛山市部分学校新课标新高考调研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⑥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进学解》) ⑦一粥一饭,_____ _ ;半丝半缕,_______ ____。(《颜氏家训》) ㈡古诗阅读(6分)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①这首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3分) ②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3--7题。 典论·论文 曹丕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①。”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②,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③;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注]①休:停止。此句是指其下笔没完没了。②齐气:古代齐国其俗文体舒缓,此言徐干为文亦染有这种地方习气。③检:法度。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 属:写作 B.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良:很 C.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匹:这类人 D. 二者必至之常期 期:规定的时日,期限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B.盖文章,经国之大业 河内凶亦然。 惧乎时之过已 C.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 D.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 不以康乐而加思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下列哪些内容是属于作者所批评的文学现象 ①文人相轻。②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③各以所长,相轻所短。④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⑤此四科之不同,故能之者偏也。⑥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总体上高度评价了“建安七子”,认为他们都有学问,都有创造才能,但其中,对王粲的评价最高。 B.《典论·论文》的论述思路,先由人及文,因为文是人的创作;然后由末及本,因为本唯由末以得见,由此再及于文之用。 C.作者以“建安七子”因才性不同而各有所偏的事实证明真正全才之人是很少的,从而含蓄地批评了“文人相轻”这种文学现象。 D.文章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由“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知,“气”指的是作家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表现,具有鲜明的个性。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3分) 。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3分)

文档评论(0)

hgcm7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