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文言文复习导学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导学案 一、明确学习目标 1.理解并解释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乃、以、且、乎、也、于、之、为等) 3.识记重要的文学常识,了解必要的文体常识 4.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基础知识回顾 1、需要注意读音的词语(注意加点字) 俨( )然 阡( )陌( ) 髫( ) 骥( ) 惟吾德馨( ) 蕃( ) 濯( )清涟( )而不妖 罔( ) 石青糁( )之 决眦( ) 沿溯( ) 绝巘( ) 艨( )艟( ) 毳( )衣 旌( ) 雾凇( )沆( )砀( ) 徙( ) 挐( ) 僦( )赁( ) 2、文学常识 A、《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B、.《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字梦得。 《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朝代) 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C、《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D、《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E、杜甫的《望岳》写于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作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F、《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G、《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南北朝时期文学家。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H、《观潮》的作者是宋朝周密,字公瑾。本文节选自《武林旧事》。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人,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I、《归园田居》的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字摩诘,苏轼称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 《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 《登岳阳楼(其一)》的作者是陈与义,宋代诗人,字玄非,号简斋,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3、文体常识 A、“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 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桃花源记》《核舟记》. B、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陋室铭》 C、“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 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 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篇幅一般不长。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似。如《爱 莲说》《马说》 D、“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如《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 4、重要实词 A、注释上的词语 B、通假字 如“选贤与能”中的“与”通“举”(《大道之行也》) C、一词多义 D、古今异义 如“阡陌交通”(《桃花源记》)里的“交通”,古义是“交错相通”,今义是“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E、词类活用 如“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中的“客”,名词作动词,客居的意思。 三、重要文言句式解析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用动词“为”表示判断) 2、被动句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为……所……表示被动句式) 3、省略句 主语省略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宾语省略 便要(渔人)还家

文档评论(0)

kcgj3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