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第3章应力分析基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构造地质学第3章应力分析基础

Using the Mohr diagram to plot the stress at a point Transferring stress components from a diagram of physical space to a Mohr diagram Planes of maximum shear stress 三维空间上的应力分析和应力莫尔圆 σ3 σ2 σ1 σ τ σ1 σ1 σ2 σ2 σ3 σ3 图中阴影部分内的任一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代表了三维空间中某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Geometry of three-dimensional stress on a Mohr diagram 几种三维应力状态的摩尔圆 σ τ σ1 σ τ σ τ σ τ σ τ σ τ 单轴压应力 静水压力 三轴压应力 双轴压应力 平面应力 纯剪应力 σ1σ2=σ3=0 σ1=σ2=σ30 σ1σ2σ30 σ1σ2σ3=0 σ1σ2=0σ3 σ1=-σ3,=σ2=0 The geologic tensor sign convention for the stress components 构造应力场 :由构造作用形成的应力场,又称地应力场。 非构造应力场:由非构造作用形成的应力场。 均匀应力场:各点应力状态相同的应力场 。 非均匀应力场:各点应力状态不相同的应力场 。 定常应力场:不随时间变化的应力场。 非定常应力场:随时间而变化的应力场。 一般地,用地质体(物体)内各点的主应力?1、?2、?3,或最大或最小剪应力的大小和方位来表示其应力场的状态和特征。 依次沿相邻的各点的主应力或剪应力方向连接得到的轨迹线称为应力轨迹线,它定性表示某个地质体(物体)内的应力分布状态;主应力或剪应力应力等值线图定量地表示地质体内各点的应力分布及变化特点。 A 应力等值线图;B 主应力轨迹图;C 剪应力轨迹图 均匀应力场 非均匀应力场 由于岩块或地块内部的局部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等,可造成应力场的局部变化.即称为应力场的扰动。 圆孔附近的应力场扰动 断裂尖端的应力场扰动 A.圆孔孔壁切向正应力的分布(引自王仁等,1979); B.四个特殊点的切向正应力矢量(引目Means, 1976) In an open water system all pores are in communication. In absence of tectonic stress, the depth evolution of pore pressure (σp), geostatic pressure (σg), and vertical effective pressure can be represented by a cross-plot depth / vertical pressure. In absence of tectonic stresses, the presence of overpressure zones reduces the effective vertical pressure, in which are represented the evolution, in depth, of: (a) Pore Pressure, (b) Geostatic Pressure, (c) Vertical Effective Pressure, (d) Transition Zone and (e) Top of Overpressure Zone. 应力场变化与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汶川地震与青藏高原 Royden LH 2008, Scienc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on the Mw7.0, January 12, 2010 earthquake in Haiti and its geophysical context Seismotectonic context of the Caribbean plate. Seismicity from the USGS/NEIC database (1974-Present). 引言:《构造地质学》为什么要掌握力学基础。 * 力: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引起物体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体积大小或运动状态的改变。 * * Force, traction, and surface stress * 强作用力:强作用力是最大的力,短程力,强作用可视为带强作用力的“色荷”(如同电磁力之电荷)之产生。色荷分R(red),G(green),B(blue)。 电磁力弱作用力:电荷的改变产生了电磁力,而〞色荷〞则产生了强作用力,轻子(lepton)没有〞颜色〞,所以它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