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鲜食玉米品种试验调查项目和标准
(一)生育期
1、播种期:指播种的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
2、出苗期:全区有50%的幼芽出土达3厘米高时的日期。50%的植株雄穗主枝开始散粉的日期。
50%植株雌穗花丝抽出苞叶3厘米的日期。
20~25天采收并记载。
植株性状
10株,从地面量至雄穗顶端的高度,求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
3、株型:抽雄后目测,分紧凑、半紧凑、披散型记载。
4、双穗率:收获前调查结有双穗的株数占全小区植株数的百分率。
5、空秆率:收获前调查不结果穗或有果穗而不结籽粒的株数占全小区植株数的百分率。
6、抗倒性:大风雨后记载倒伏日期,植株倾斜度大于45度的株数占全小区总株数的百分率,并注明茎倒或根倒。
10 穗测量)
2、穗粗:将取样果穗头、尾相间排成一行,量果穗中间的直径,求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
3、秃尖:量果穗顶端不结实部分的长度,求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
4、穗行数;计果穗中部的籽粒行数,求其平均值。
5、行粒数:每穗对称数2行再除以2为每行粒数,然后求其平均值。
6
7、粒型:以多数果穗中部粒型为准,分马齿、半马齿、硬粒、半硬粒4种类型。
9、轴色:分白、红等颜色。
10、苞叶覆盖情况:分1-5级,1级最好,5级最差。
11、果穗旗叶长短:量果穗顶端旗叶的长度,求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
12、百粒重:取鲜籽粒100粒称重,重复2次,求其平均数,以克表示。
l00%。籽粒深度5穗,在果穗中部截断,测定整棒直径与棒轴粗度的差值用厘米表示,保留1位小数。
1、鲜整穗产量
(1)小区产量:称取样区的鲜果穗重量。
折合亩产量:将小区产量折算成亩产量。
(1)小区产量;称取样区全部鲜果穗脱粒后的籽粒鲜重。
(2)折合亩产量:将小区产量折算成亩产量。
鲜食玉米的感官品质指标主要根据外观性状、色泽、籽粒排列、饱满度和柔嫩性、食味和口感、种皮厚度等六项指标定其级别,分别按下表指标确定其级别。
表1、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
评分 27-30 22-26 18-21 外观 有本品种应有特性,大小一致,穗型粒型一致,籽粒饱满、排列整齐紧密,具乳熟期应有的色泽;苞叶完整,新鲜嫩绿;籽粒柔嫩、皮薄,无秃尖,无虫咬,无霉变,无损伤 有本品种应有特性,大小基本一致,穗型粒型基本一致,少数籽粒不饱满、排列整齐紧密,色泽稍差;苞叶较完整,新鲜嫩绿;籽粒柔嫩性稍差、皮较薄,秃尖≤1cm,无虫咬,无霉变,损伤粒少于5粒 有本品种应有特性,大小、穗型粒型稍有差异,饱满度稍差,排列基本整齐,有少量籽粒色泽与本品种不同;苞叶基本完整,新鲜嫩绿;籽粒柔嫩性稍差、皮较厚,秃尖≤2cm,无虫咬,无霉变,损伤粒少于10粒
表2、鲜食玉米蒸煮品质评分
性状 气味 色泽 甜度(糯性) 风味 柔嫩性 果皮厚度 蒸煮品质总分 评分 4-7 4-7 10-18 7-10 7-10 10-18 42-70 表3、鲜食玉米品质等级指标
等级 1 2 3 指标,分≥ 90 75 60 (六)、病虫害调查
1、大、小斑病:在乳熟后期调查果穗上三叶和下三叶上病斑。
分级 描 述 1 叶片上无病斑或仅在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病斑占叶面积少于5%HR 3 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6~10%,穗位上部叶片有零星病斑 R 5 穗位下部叶片上病斑较多,占叶面积11~30%,穗位上部叶片有较多病斑MR 7 穗位上部叶片有大量病斑,病斑相连,占叶面积31~70%,下部病叶枯死 S 9 全株叶片基本为病斑覆盖,叶片枯死 高感HS 2、锈病:在乳熟后期调查果穗上三叶和下三叶上病斑。
分级 描 述 1
3
5
7
9 叶片上无病斑或仅有无孢子堆的过敏反应
叶片上有少量孢子堆,占有叶面积少于25%
叶片上有中量孢子堆,占有叶面积26-50%
叶片上有大量孢子堆,占有叶面积51-75%
叶片上有大量孢子堆,占有叶面积76-100%,叶片枯死 高抗HR
抗 R
中抗MR
感 S
高感HS 3、青枯病:收获前调查全小区内发病株占总株数的百分率。
4、丝黑穗病:收获前调查全小区内发病株占总株数的百分率。
5、穗粒腐病:在收获时逐穗调查,计算平均发病级别。
病情级数 描述 1 发病面积占果穗总面积的0-1% 3 发病面积占果穗总面积的2-10% 5 发病面积占果穗总面积的11-25% 7 发病面积占果穗总面积的26-50% 9 发病面积占果穗总面积的51-100% 平均病情级别 抗性 ≤1.5 高抗HR 1.6-3.5 抗 R 3.6-5.5 中抗MR 5.6-7.5 感 S 7.6-9.0 高感HS 6、螟害率:玉米螟危害调查,以%表示。
年云南省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报告( 季)
1、承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