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与文化.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历史与文化

PAGE21 / NUMPAGES21 一.安徽建省 安徽建省前的建置情况 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今安徽境内设县有25个,先后属九江郡(治寿春邑)、砀郡(治砀)、陈郡(治陈)、会稽郡(治吴)。秦末至楚汉相争期间,又增置鄣郡(治故鄣)、衡山郡(治邾)、庐江郡(治番阳)。 汉初,今安徽境内仍为楚、淮南等异姓王封地。 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今安徽境内先后设69个县(侯国),涉及9个郡(王国),分属扬、豫、徐3个州,3个州分辖地区类西汉。 三国时期,今安徽境内分别为魏国、吴国所设扬州及魏国徐、豫4个州分领。 西晋仍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安徽境内仍分属扬、豫、徐3个州。 东晋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安徽之地又是东晋和北方少数民族国家拉锯战之地,因此这一时期的区划和统属关系较为混乱。南北朝时期,安徽江淮一带常成为南北拉锯战战场,江淮地区多为南朝所有,淮北地区常为北朝所据。这一时期,南北政权滥置的一级区划在安徽境内最多时几达40个州,郡达百数,县达数百。 隋统一后实行州、县两级管理体制。大业初,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二级管理体制,并恢复西汉的州刺史分巡制度。安徽境内设50个县,涉及3个州刺史分巡的15个郡。 唐前期,废郡改州,实行州、县二级管理体制。中唐时期,道正式成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实行道、州、县三级管理体制。 北宋时期实行路、府、县三级管理体制,将全国分为十五路,今安徽境内先后分属京东西路(涉及单、徐2个州)、淮南东路(涉及亳、宿、泗、扬、滁5个州)、淮南西路(涉及寿春府及庐、和、舒、濠4个州,六安、无为2个军,计7个二级行政区划)、江南东路(涉及宣、徽、池、太平4个州及广德军,计5个二级区划)。 南宋时期,今安徽境内先后由淮南东、淮南西、江南西3个路分领。金国在今安徽境内设南京路(初为汴京行省)和山东西路。 元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实行行省、路(府、州)、散州(州、军)、州(县)四级管理体制。省本是中央机构的名称,如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等。南北朝以后开始出现行台省。元之前的行台省一般都是应???事需要临时设置,未成定制。元开始将行省的制度推行于全国,成为全国最高一级地方政区。行省的正式名称是行中书省,与中书省(都省)为表里。元统治者在首都地区设中书省(又称腹里),将西藏之外的其它地区分为10个行中书省。今安徽境内分属3个行省,即中书省(腹里)、河南行省(前身为江淮行省)、江浙行省。 明朝也实行三级管理体制,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全国设置13个承宣布政使司,两京(北京和南京)地区直属中央六部,称北直隶和南直隶,今安徽地域属南直隶西部地区。 清初承袭明制,改南直隶为江南省,今安徽地域属江南省西部地区,设56个散州和县,涉及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7个府及徐州、广德、和州、滁州4个直隶州,计11个二级行政区划。 安徽建省经过 安徽建省实际是一个历史过程。安徽建省的先决条件是行政区域归于一统,这是安徽建省的基础。 今安徽境内各级行政区划统一在一个大行政区范围内,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攻下集庆路改称应天府(今南京市)之时。同年七月,朱元璋称吴国公,创江南行省,后渐将今皖北地区纳入江南行省。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8月,撤江南行省,建南京,所属府、州、县直隶中书省,作为京畿直辖区,后改称南直隶,又称直隶南京,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市地域,还涉及今河南、江西、山东、湖北、浙江5个省部分县,今安徽为其西部地区。此后300多年里,今安徽地区所属府、州、县一直统一在一个一级政区范围内。 清初建置承袭明制,顺治二年(1645),改南京为江南省。 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安徽建省大致经历了元末明初的行政区域统一;世祖顺治十八年(1661年)左、右布政使划片分治;圣祖康熙四年(1665年)调整左、右布政使辖区,使苏、皖两省分省分治奠定基础,确定疆界;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准建省;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将省会定于安庆。因此,一般把公元1667年8月30日作为安徽省诞生纪念日。 安徽建省后的建置 安徽建省迄今300余年,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但随着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各级行政区划及管理体制变化很大。 清朝中后期实行道、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三级管理体制。安徽共设54个州县(4个散州、50个县),除砀山、萧县原属江苏省直隶徐州(后升为府)外,其余分属凤颍六泗道的有凤阳、颍州两府及六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