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东·德沃夏克编辑德沃夏克一般指安东·德沃夏克,更多含义请参阅德沃夏克。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捷克语:Antonín Leopold Dvo?ák,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生于布拉格(时属奥匈帝国,现属捷克)拉霍奇夫斯,早年入布拉格音乐学校,毕业后进行音乐创作,1890年受聘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在此期间他受到祖国民族复兴、发展民族文化的思潮的影响,接触了西欧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作品;1892—1895年春应邀在美国纽约音乐学院教学并任院长,回国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1904年去世;他是十九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第9“自新大陆”交响曲、大提琴协奏曲等。[活动]“你好,地球”百科大神之巅峰对决!目录1人物简介2人物生平2.1 早年岁月2.2 初出茅庐2.3 蜚声国际2.4 大洋彼岸2.5 回归故国2.6 大师辞世3主要作品3.1 交响曲3.2 歌剧3.3 合唱曲3.4 管弦乐3.5 室内乐4作品赏析4.1 第八交响曲4.2 第九交响曲4.3 大提琴协奏曲4.4 歌剧《水仙女》5作品评价1人物简介安东·列奥波德·德沃夏克 Antonín Leopold Dvo?ák(1841—1904)??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青年时期),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Folk Music)的主要代表人物。德沃夏克于1841年9月8日诞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近郊的一个小旅馆主和肉商的贫苦家庭里,他的童年是伴随着辛勤的劳动度过的。13,他便沿袭父亲的道路,当了屠户学徒。但是少年德沃夏克十分上进,他刻苦自学,并逐渐显露出音乐才能。他最初跟随本村的乐师学习小提琴,16进入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这所音乐学校是让他成为音乐家的摇篮。1859年,德沃夏克以优异的成绩从布拉格风琴学校毕业,此后他便开始在布拉格临时剧院(后改建为国家剧院)里担任中提琴师。在此期间,他广泛地吸取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努力学习西欧古典主义和浪漫乐派作曲大师们的创作经验,并且迈上自己的音乐创作道路。他是一位富有民族感和热爱祖国民族艺术的音乐家,对捷克民族乐派的伟大创始人斯美塔那所倡导和致力发展的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由衷地赞赏和拥护。在捷克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下,他为发展民族音乐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作曲家,早在1859年,18岁的德沃夏克就发表了自己的作品。1865年,他的第一交响曲《茨洛尼斯的钟声》问世,此后便开始了他源源不断的音乐创作。1878年,他创作的《斯拉夫舞曲》获得很大成功,从此奠定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地位。1892年,德沃夏克来到美国,担任了纽约音乐学院院长的职务,此时德沃夏克已经51岁高龄了。德沃夏克??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在自己一生的音乐创作中,始终把民族性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无论在歌剧、交响乐或室内乐作品中,他都努力把将民族性、抒情性和欧洲古典音乐传统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尽可能完美的境地。他在美国任教期间,以美国黑人音乐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黑人四重奏)和他那光辉的代表作之一——《自新大陆交响曲》。德沃夏克一生的作品很多,体裁也很广:他共创作了十二部歌剧(Opera),十一部神剧和清唱剧(Oratorio),九部交响曲(Symphony),五部交响诗(Symphonic Poem),六部协奏曲(Concerto),三十二首室内乐(Chamber Music)重奏曲,此外还有大量的钢琴曲、小提琴曲、序曲和歌曲等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又译自新大陆)、《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狂欢节序曲》、《F大调弦乐中重奏》和歌剧《水仙女》、《国王与煤工》。1904年5月1日,德沃夏克因中风在布拉格不幸逝世,终年63岁。2人物生平早年岁月德沃夏克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人像图集(12张)出生地德沃夏克出生在布拉格附近的内拉霍奇夫斯镇,他的的父亲Franti?ek Dvo?ák经营祖传的客栈和肉店。他的母亲Anna Zděnková是一名货物看守的女儿。安东尼是他们第一个儿子,安东尼总共有八个弟弟。他6岁的时候在Nelahozeves上小学,在那里他第一次上小提琴课。1853年他迁往兹洛尼斯学习德语。当时德语是波希米亚的生存之本。在那里他跟随教堂唱诗班领唱Antonín Liehmann学习钢琴和管风琴。在此期间,他有时演奏管风琴补贴家计。他还在他老师的乐队中演奏,并且开始作曲。有一个由来已久而且由一封伪造的满师证书所支持的传言,说德沃夏克的双亲强迫安东尼学习屠宰技术,但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个传言的真实性。1856年秋德沃夏克去了?eská Kamenice,据推测他是为了进修德语,并且准备到德语教学的布拉格管风琴学校上课。1857年10月他上了两年的管风琴学校,也在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