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7届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语文.doc.docx

山东省泰安市2017届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语文.doc.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泰安市2017届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语文.doc

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17.4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陈元靓《岁时广记》专记南宋以前岁时风俗。书中记载,清明节最重要的是改火,古人是钻隧取火,_________。清明,正是要换榆柳之火的时候。这里面有旧象更新的喜悦。据《岁时广记》记载,有的地方有清明淘井的风俗,因此饮用水是新的;而此时又到了收茶的时令,因此茶也是新的。正是苏东坡所谓“且将新火试新茶”的时候,这清明节着实过得风雅。清明节也上坟,但似乎没什么悲戚悼怀之意。《岁时广记》(居然/果然)是在“游郊外”条目下写到民间祭扫的事。“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简直就是郊游的盛况。唐代杜甫曾诗云:“著处繁花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当时全民宴乐、清明郊游的盛况,可见一斑。从清明节的缘起看,________,那是寒食节该做的事。只是这两个节距离太近,而寒食节又慢慢(消亡/消失),节俗就并到了清明里。或许正是因为人们在寒食扫墓,发现春色可喜,所以才有了清明节专供(游玩/游览)吧。而最早之所以用“清明”来指称这个节气,正是因为春风扫旧冬,有清爽明净之意。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雅悲戚B.悼怀钻隧取火C.祭扫盛况D.缘起可见一斑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居然消亡游览B.果然消失游玩C.居然消亡游玩D.果然消失游览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同季节得用不同木材来钻清明本来就不是用来扫墓的B.不同季节得用不同木材来钻似乎本来就不是用来扫墓的C.不同木材得在不同季节来钻似乎本来就不是用来扫墓的D.不同木材得在不同季节来钻清明本来就不是用来扫墓的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奉献给观众的一道文化大餐,其中郦波、康震、蒙曼等嘉宾的点评,无不言必有中,是这道大餐最好的作料。②络上不乏飞短流长者,他们以传播“小道”“内幕”消息为能,博人眼球,冲击法律底线,戏耍社会大众的认知,公众应予以坚决抵制。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满怀信心,才能勇敢进取,挥洒自如。宽阔的操场上,1200 多名高三学生,在国旗下宣誓,给自己加油。④学会拒绝,学会淡然也是现代社会公民交际的基本素养,对于责任和义务要勇于担当,而对别人过分的不情之请,也要敢于说“不”!⑤彼岸,就是我们念兹在兹的诗和远方吧。理想、青春、诗意,这些即使在暗夜里也会闪烁星光的词汇,每一个都能征服我们年轻的心灵。⑥研讨会上,与会者对雄安新区的规划蓝图见仁见智,发言热烈。大家时而面红耳赤,争辩不已;时而疾首蹙额,冥思苦想。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恐怖袭击事件,彻底激怒了俄罗斯民众,即使冰冷刺骨的雨雪也无法驱散示威者的民意表达。B.社会从管理走向治理,一方面需要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走向法治;一方面还需净化政治生态,在用好人上做足文章。C.为切实保护环境,应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质量,确保实现应急减排比例,同时加强精细化管理,做好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管控。D.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发现了美洲大陆,从而激发了欧洲各国的航海探索热情,揭开了持续数百年的大航海时代。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科举制首先是一种文官考试制度。目的是选拔官员。它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录取与否的主要依据,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科举制的创立十分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发展。“科举制像从外部为中国官僚社会作了支撑的大杠杆,虽然它同时又当作一种配合物成为中国整个官僚体制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从唐代以后,科举出身成为各个朝代首要的做官途径,中高层官员中大部分是进士出身。到宋代,科举制已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主要特征,是“帝制时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及社会制度”。“牢笼英才,驱策志士”是科举制的政治功用之一,即让“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政权向社会开放,使选才范围空前扩大,扩大了统治基础。能够将社会下层的能人志士罗进政府中去,既能树立政府的开明形象,又可以消弭社会上的反抗力量。当然,唐末、北宋、明末、太平天国时都有一些落第举子的反叛行为,但总体而言,科举时代多数士人都服膺于科举制度,所谓“国家以科名奔走天下士”,便反映了科举制的政治用意。同时,宋末、金末、元末出现众多死节进士,也说明科举所选拔的人才往往具有精忠报国的精神。科举制的目的是选拔政诒人才或从政人才,就此看来,应该说科举制的目的是基本上达到了。科举与中国官场的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考试选官可以澄清吏治与杜绝私人,防止在官场中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