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研究概况.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7年第28卷第4期 145· 胳研动态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研究概况 黄金竹,母连军 (中国医药集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信息研究部,成都610051) 摘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临床应用价值,该类化合物从一出现就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效果及 对 卜内酞胺酶稳定的特点,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和深人研究,至今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本文将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研发史、已上市和尚处于研究阶段的品种、目前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和研究方向等方面讨 论、阐述该类抗生素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碳青霉烯;抗生素;p一内酞胺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中图分类号:R97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一8751(2007)04一0145一10 ResearchPronleoftheCarbaPenemsAntibiotics HUANGJin~zhu,MULian一un (Sichuanlndustrial ofAntibiotics,ChinaNationalPhannaceuticalGrouP,Chengdu610051,China) Abstract:Carbapenems,withasPecialchemicalstructUreandclinicalapPlicationvahie,havedemonstratedan excelleniantibacterialactivityandare stabletovariousp一Lactamasesdiscovered.Theyhaveattractedagreatatteniion ofresearchscientistsonstudyingtheircharac teristicsandclinicalPotent1als.UPtodate,aconsiderableProgressonthe researchofthisclassofantibiOticshasbeingachieved.Inthisreview,the historyandthelatesttrendsofcarbapenems develoPment,theProductsmarketedandintheresearehProcess,theProblemsexistedintheresearehwillbediscussed and,,mm只dzed. lmlPCllem; K盯words:carbapenems;antlbiotics;p一Lactamase; 20世纪70年代,默克公司研究人员从牲畜链霉菌 类抗生素,根据结构不同主要分为3种:以硫霉素为 (st谬PtomyCescattleJ/a)中发现一类新的 卜内酞胺类抗 代表的5,6一反式一碳青霉烯,以橄榄酸为代表的5,6一顺 生素— 硫霉素(thienamycins),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碳 式一碳青霉烯和以asparenomycins为代表的6一亚乙基碳 青霉烯类抗生素,从此开创了抗生素发展的又一新方 青霉烯[l]。但至今没有一种天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被 向。目前已上市的该类抗生素品种达6种。在临床应 用于临床,目前都是通过合成方法来进行生产。以硫 用研究中,该类抗生素因具有抗菌活性强、耐受性良 霉素为例,其对多种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 好、毒性较低等显著特点,市场前景良好。目前已有 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脆弱拟杆菌)所产生的p一内酞胺 两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被用于临床,更多的该类抗生 酶稳定,因此显示出很强的抗菌活性,但硫霉素在高 素还处于研究阶段。 浓度溶液及固体状态下极不稳定,当浓度超过5一7材留 1碳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