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大孤山小孤山剖析
苏轼题画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zhào)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huán),晓镜开新妆。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 搀:参。 烟:远望迷濛之状。 鬟:本是妇女发髻的一种式样,这里用来比拟两山峰峦的形象。 晓镜:指江水清而平。 估客:一作贾客,商人。 诗文有别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写作背景 元丰元年(1078年)冬,诗人在徐州看到李思训画的《长江绝岛图》这幅杰作,作了这首诗。诗中附会画意,融合世俗的传说,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了长江中小孤山、大孤山、澎浪矶以及客舟往来等景象。 对比阅读: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比较大,多有跳跃和省略,能让我们想象飞得更高。 散文交待具体,描写细致真实,给人具体逼真的感受,能让人身临其境。 诗文有别 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清 吴乔 诗写意,文写实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 陆游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 句式。 2. 学习游记写景的要领。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 返回 矶 jī 燧 suì 窦 dòu 潦 lǎo 巉 chán 上干云霄 gān 榭 xiè 鹘 hú 抟 tuán 蠡 lǐ 葭 jiā 赪 chēng 湓 pén 汲 jí 预习检查——字音 幸 (1)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王 (3)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4)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5)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之不幸也 副词,幸而 动词,宠幸 副词,幸好 动词,希望 形容词,幸运,幸福 预习检查——重要实词 信 (1)信造化之尤物也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也以信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4)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5)低眉信手续续弹 副词,的确 形容词,诚实 名词,信用 名词,信物 副词,随意 胜 (1)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2)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3)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5)刑人如恐不胜 形容词作名词,优美的景色 Sheng动词, 经得起 动词,胜过 形容词,优美,好 形容词,尽,完 然 (1)杰然特起(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3)实不然也(4)碧峰巉然孤起 ……的样子 但是 这样 ……的样子 之 (1)信造化之尤物 (2)自数十里外望之 (3)徙倚久之而归 (4)何功之有哉? (5)之二虫又何知 的 它 语音助词,无义 无义 这 以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2)复以小艇游庙中(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 用 用 而且 因为 而 (1)突兀而已 (2)徙倚久之而归 (3)岸土赤而壁立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罢了) (表顺接) (表并列) (表转折) 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1)晚泊沙夹(2)岸土赤而壁立(3)掠江东南去(4)上干云霄 晚:名作状 壁:象墙壁一样,名作状 东南:向东南方,名作状 上:向上,名作状 (4)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5)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译文: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译文: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 京口 江州(庐山) 鄱阳湖 安庆 武昌 彭泽 镇江 合肥 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剖析.doc
- 2016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课件分析.ppt
- 2016年秋学期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课件全册(含基础知识讲解和精选习题)分析.ppt
-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doc剖析.doc
- 2016年秋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八年级物理(上)(人教版)第三章物态变化检测题含答案解析分析.doc
- 2016年科技创新动员会课件分析.pptx
-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专家推荐表(最新)剖析.doc
- 辽宁省鞍山市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剖析.doc
- 2016年秋部编版一年级《乌鸦喝水》ppt分析.ppt
- 2016年第一季度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形势综合分析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