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本《三国》研究述评_0
毛本《三国》研究述评
《三国演义》版本甚多,仅现存刊本而言,明代就有约30种,清代70余种。但300年来,坊间刻印的,闾里流传的,大都是经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过的版本———毛本。因而,毛本 研究 成为了《三国演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内容 主要涉及五个方面:一、毛本的作者及生平;二、金序的真伪;三、毛本的版本源流;四、毛本的“评”;五、毛本的“改”。现围绕上述五个方面内容,全面地回顾一下毛本研究的 发展 历程。
毛本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康熙己未年—20世纪20年代前)。这一时期关于毛本的评价零散而随意,多侧重于毛本的“评”。
康熙己未年(1679)《四大奇书第一种》的李渔序,是现存最早关于毛本的评价。序中称毛氏“笔墨之快,心思之灵,堪与圣叹《水浒》相颉颃,极鉥心抉髓之谈,而更无靡漫拖沓之病,则又似过之”,把毛氏的“评”与金评《水浒》相提并论,而毛氏文笔之爽利似又胜金。雍正十二年(1734)黄叔瑛的《第一才子书三国志序》则肯定了毛氏的删改,他赞叹道:“信乎笔削之能,功倍乎作者!”并且指出了毛氏的修订是建立在旧本《三国》之不足上的,写道:“(《三国演义》)大都附会时事,征实为多,视彼翻空而易奇者,转苦运掉不灵;又其行文,不无支蔓,字句间亦或瑕瑜不掩;卓吾李氏盖尝病之。惜无其人为之打叠剪裁,并与洗刷眉目,所以官骸粗具,生面未开。……最后乃见声山评本。观其领挈纲提,针藏线伏,波澜意度,万窍玲珑,真是通身手眼,而此书所自有之奇,与前代所未剖之秘,一旦批剥尽致,轩豁尽露。不惟作者功臣,以之追配圣叹外书,居然鼎足,不相上下。”黄文关于“改”的认识,可以说是发前人之所未发。
邱炜萱在《金圣叹批小说说》(1897)一文中,曾对《三国演义》“第一才子书”的题名及金圣叹的序深觉可怪,可惜没有表示怀疑。直到1919年,解弢在《小说话》一书中,明确地指出金序实属伪造:“《三国演义》金氏一序,非应酬毛氏之作,即后人所伪造,就序中第一才子书之目又果在《三国》也一语,可以启人之疑矣。”颇有见地的解弢对毛氏则充满不屑,说“毛声山乃金人瑞之应声虫也”。有意思的是,在同年出版的《古今小说评林》一书中,蒋著超却对毛评大加赞赏:“至于评《三国》,则火气全泯,一以纯正之论调,锐利之眼光出之,其章首读法,尤能独见其大,与逐回细评,不相犯复,非精于古文而剖解全局不能也。且其行文,大气盘旋,不作力竭声嘶态,或用偶语,亦工稳无疵,而一行一言,毋论其轻微,如有足为惩儆者,必为之发挥以尽,此实评小说之圣手也。”评价之高,甚过金评。
值得一提的是,俞明震在《觚庵漫笔》(1907—1908)中,从传播的角度,肯定了毛评之功,他认为“《三国演义》一书,其能普及于 社会 者,不仅文字之力”,并且“得力于毛氏之批评”。
这一时期,虽然只是触及了毛本的某些方面,但其中的一些见解颇具启发性。
第二阶段(20世纪20—40年代)。这一时期,随着《三国演义》进入了真正的学术研究层面,研究者们对毛本的认识也渐次深化,尤其体现于毛本的“改”。
1922年,胡适在《〈三国演义〉序》一文中,对《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作了一个粗略的描述,其间贯穿了一个观点:“《三国演义》不是一个人做的,乃是自宋至清初五百年的演义家的共同作品”,意即清初毛宗岗也参与了《三国演义》的创作。但是,在他看来,“《三国演义》的作者,修改者,最后写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学家,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此后,元至治年间(1321—1323)的《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以及嘉靖壬午本(1522)《三国志通俗演义》相继发现,《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得以更为清晰地呈现。1930年,鲁迅在其修订的《 中国 小说史略》一书中,重新勾勒出一条《三国演义》演变的线索:宋之“说三分”—金元杂剧—《三国志平话》—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毛本。此线索表明了毛本在《三国》版本演变中的重要性。他还就毛氏“改”《三国》的具体工作做了准确的概括。同一时期,郑振铎在其《〈三国志演义〉的演化》(《小说月报》二十卷,1929)一文中指出了“三国故事”演化进程中一种“后来居上”的现象。他说:“罗氏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出,于是《三国志平话》便废而不行了,正像毛宗岗改本的第一才子书出而罗本便废而不行的情形一样。”事实上,他肯定了毛本的进步,但对于毛氏他又不无遗憾地说:“假如他有所作,当不会是很幼稚的,可惜他的成就仅止于润饰与批评。”郑振铎的这种矛盾态度,也一定程度地表现在孙楷第对毛氏的评价中:“宗岗于三国史事,所知亦无以愈于贯中,特润色文字,实较旧本为雅洁。其评语虽陋,然世俗所好而引以为便者,即在此等。故其本甚通行,迄今闾巷传诵《三国演义》,无不据此本。”即便如此,孙楷第也不得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英语选修一第三单元A卷.docx VIP
- 淡水鱼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麻醉管理.pptx VIP
- 深圳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监督抽查常见问题汇编(第2版).docx
- 美国微机保护装置SEL-351A使用手册_20001006.pdf VIP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舌体多特征识别与裂纹舌量化评估体系构建.docx
- 2025年广东省基层住院医师线上岗位培训(口腔学)《牙体牙髓病》专业课答案(5).docx
- 2025-2030中国红糖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研究报告.docx
- 欧姆定律基础练习题.pdf VIP
- 2018年-2020年托业考试语法考点全汇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