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律诗 《杜甫律诗五首》教学设计(一).docVIP

杜甫律诗 《杜甫律诗五首》教学设计(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律诗 《杜甫律诗五首》教学设计(一)

杜甫律诗 《杜甫律诗五首》教学设计(一) 《杜甫律诗五首》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选读杜甫的五首律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的思想感情,把 握主旨。另外,本课的训练重点还应放在诗歌诵读上,教师引领学生在对诗歌的反复诵读中,更深入地掌握本课内容。本 教学设计拟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着重赏读,第二课时着重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领学生分析、研读五首诗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背诵这五首诗,记住有关名句。 2.了解这几首诗的写作背景。 3.了解律诗的体式、对仗和章法等常识。 4.了解五首诗的风格及内容特点。 (二)能力目标 1.能在诵读中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掌握诗歌朗读技巧,读出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 3.深入体会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并能与李白诗歌的飘逸风格作比较。 4.从比较中学会分析不同作者的不同艺术风格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情感目标 1.体会杜甫寄托于诗中的感慨身世家国之情及“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抱负。 2.领略《客至》中秀丽可爱的风景美,诚挚率真的人情美; 《旅夜书怀》中野阔星垂、月涌江流的壮美; 《登岳阳楼》 开阔宏丽的意境; 《阁夜》气象雄阔,牢笼宇宙,俯仰古今的气概; 《咏怀古迹》 (其三)昭君月夜魂归的悲剧形象;以及杜 甫律诗成熟的音韵美、节奏美。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杜诗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感受不同于李诗的特有的沉郁顿挫风格。背诵并鉴赏。 教学难点 对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理解与把握。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每首为一个学习单元,按照“学会诵读——理解内容——美读鉴赏”的程序学习。对于诗歌的鉴赏采用在教师点拨下 的学生感悟方法。以诵读为途径,以积累为基础,以领悟为目标。 教学用具 投影仪;五首杜诗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响了富于浪 漫色彩的诗歌情调, 形成了豪放飘逸的风格; 杜甫则于乱世中倾注了更多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将自己的诗歌风格定义为 “沉 郁顿挫” 。今天,我们从杜甫成就最高的律诗入手体味一下他的艺术风格。 二、诵读,体悟情韵 (一)赏读《客至》 1.这首诗大约写于上元二年(761) 。这时杜甫住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的草堂里,生活比较安定。诗题下原有作者自 注“喜崔明府(县令)相过(拜访)。 ” 2.诵读指导: 《客至》可读得轻松些,第一联就体现出扑面而来的春天的生机和喜悦;第 二联要读得顿挫分明写,体 现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兴奋;第三联要读出招待客人的亲切感,喜悦之中带着自谦与愧色;末联声调上扬, 语速可稍快,将喜悦兴奋之情体现到极致。本诗节拍为二二一二式。 3.理解内容,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散绎本诗。 示例: 屋南屋北都萦绕着漫漫的春水,只看见成群的鸥鸟天天飞来。花间的小路不曾因为客人而清扫,茅草的院门今天才为 您的光临而敞开。离城太远,盘中的菜肴没有多样,杯中的酒水因为家境贫穷只有旧醅。要是肯和邻家的老翁相对饮酒, 就隔着篱笆叫他来尽最后几杯。 4.鉴赏要点 诗中的情致理趣。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写的是草堂外的景象:春天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鸥鸟飞来,或翔于水 面,或集于溪边。这是地道的南国水乡风光。为什么一开篇诗人就写景呢?从“但见”二字我们可以窥知诗人心中的奥秘: 原来他太寂寞了,深盼有人来此,可是不见人来,但见群鸥,也就只好日日与鸥鸟为伍了。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上句承前,意思是既无人来,也就懒得去扫门前的花径,由它凌乱下去,表现 了诗人失望的情绪,只好甘守寂寞了。这其实正是为下句作铺垫,因为下句说的就是“客至” ,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动人的 画面:诗人已多日不闻敲门声了,颇有冷落之感,这天忽闻有人敲门,急忙跑去,开门一看,惊喜万分,竟然是自己的老 朋友来了,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生气盎然。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这不是客套话,句句都是实情。老朋友来得突然,草堂距市镇又远,备办来不 及了,只拿家里现成的酒菜来招待,更显出主客之间的深厚友情。这跟《有客》中写的“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一样, 都是彼此相亲不见外之意。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从“尽余杯”一语可以看出,这时酒宴已到高潮,诗人欲呼邻翁与客人对饮, 更增加了欢快的气氛。至此结束全诗,余味无穷——邻翁来了没有呢?这用不着交代,当然是来了。 这首诗以“但见群鸥”起,以呼邻翁“对饮”结,感情发展的脉络极为分明,十分耐人寻味,可以作为诗人清新明快 风格之一例。 (二)赏读《旅夜书怀》 1.背景介绍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自问州折回成都,入严

文档评论(0)

raojun0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