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某公司5S管理应用调研分析及改善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 设计(论文)
课题 : 有恒公司5S管理应用调研分析及改善
专 业 工商企业管理 班 级 11级3 班
学生姓名 蔺晓明 学生学号 11020430337
指导教师 高立荣
提交日期 2014-3-11 成绩
答辩日期 答辩成绩
答辩教师
总评成绩
课题设计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教学计划规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调研 训练,获得从事科学调研 工作的初步能力,达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选题,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学术调研 和调研 的实践过程。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在选题、调查调研 、收集资料、撰写论文等各环节,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加深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
(一)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作为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系统训练环节,应注意以下方面能力的培养:
1.调查调研 、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2.理论分析、制定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3.实验调研 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4.综合分析、总结提高及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毕业设计(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从一般的科学原理出发,通过深入的分析、调研 ,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其主要表现为:(1)正确理解与掌握相关的基本科学原理;(2)恰当运用基本科学原理;(3)名词、术语准确,无异议;(4)对实际问题的调查分析中肯;(5)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度高。
2.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毕业设计(论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论文选题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最好联系实习单位的工作或管理需要来写,避免脱离企业实际的宏观性选题。此外,选题还应符合所学专业的方向。 其主要表现为:
(1)论文选题具有实际意义,来源于实践;
(2)对问题的调查、分析,全面透彻,中肯;(3)能够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3.逻辑性:(1)观点、结论能够自圆其说;(2)有层次;(3)论文简洁、明了。 设计题目 有恒公司5S管理应用调研分析及改善 指
导
教
师
综
合
阅
评
意
见
平时成绩0~20 材料成绩0~40 指导教师
内容摘要
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根本,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树立竞争优势,首先取决于现场管理水平,其中5S管理是最基本、最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是其他管理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石之一。它能够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员工士气等。
5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是起源于日本的现场管理方法,是其他管理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石之一。无数经验表明它的成功应用将给企业各方面绩效带来显著地改善(塑造企业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赏心悦目的工作场所等)。一些中国企业较早前采用了这种管理方法,但取得成功的却很少。大多数企业实施的过程到最后都陷入了“虎头蛇尾”甚至“不了了之”的尴尬境地,为什么在日本等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功的被称为“企业管理基础”的5S管理方法在中国的土地上就不能开花结果呢?
本次调研的目的就是揭示出企业的现场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企业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早日成为具有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的优秀企业。通过对生产线的现场管理研究,本人在调查过程中研究了一些方法和措施,目的是使现场管理得到规范化、标准化,员工素质的提升,生产线效率的提高。
关键:…………………………………………………………………1
调研内容…………………………………………………………………………1
(一)生产车间的现场状况调查………………………………………………1
(二)统计分析…………………………………………………………………2
(三)车间人员的现状分析……………………………………………………3
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