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吹叶趁叶青》评苗族飞歌特色
从《吹叶趁叶青》评苗族飞歌特色
从《吹叶趁叶青》评苗族飞歌特色
我国民族众多,民歌种类丰富,各民族歌舞音乐、曲艺(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及民间器乐都与民歌有直接的联系。苗族民歌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山歌是苗族社会生活中演唱最为自由的一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种体裁,它既能用汉语唱也能用苗语唱,编唱亦有较大的随意性。是苗族赶场、歌会、走亲访友、谈情说爱必需的一种演唱形式,流传广,影响大。
许多民族都有山歌,但是名称可能不完全一样。例如,蒙古族牧歌,客家山歌,苗族的飞歌等。 苗族飞歌,苗语称为HXak Yangt(恰央:译成汉语恰是歌,央是飞)也就是飞起来的歌。苗族同胞长期生活、劳动在高山峻岭,山与山之间看着不远,但是相互见面却要走半天山路,很不容易。因此,就常用歌声同对方打招呼和传递信息,于是便有了会飞的歌。飞歌是居住在清淮江畔的苗族人民创造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山歌形式,也是苗族青年男女游方(谈情说爱)时唱的一种情歌。本文试图通过对《吹叶趁叶青》的具体分析,探析苗族飞歌的特点和风格。
一、歌曲《吹叶趁叶青》实例分析
《吹叶趁叶青》是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苗族传统飞歌,流行于贵州台江地区。歌词为四言五句,语言质朴,把感情都用歌词表现出来。这首歌在曲调结构、调式、调性上都有很多独到之处。男青年来到姑娘的村寨时,唱起飞歌向女方发出出寨游方的邀请,女方若同意,也用飞歌回答。这种传递爱情的特殊方式,很富有诗意。
二、曲式结构
这首歌由两个大乐句组成,第一大乐句由2个乐句、8个小节组成,第一乐句是种子调,舒展悠扬,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缩紧变化。第二大乐句由2个乐句、10个小节组成,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合头换尾,第四乐句在第一乐句音调的基础上采用三连音的音型,使歌曲情绪进一步发展形成高潮,最后以呜喂的呼喊声来结束全曲。两大乐句相互呼应,全曲乐句属于非常规结构,乐句与乐句之间不匀称,但这种不匀称现象有其自身的规律和严密的逻辑关系。
关于整首歌曲曲式形态结构,Q乐句是整个歌曲曲式的音乐素材的发展基础,其中包含两个乐逗构成的极具苗族个性特色的音乐动机,分别为全曲的第12小节和第34小节。特别是第二个乐逗中的降三级音的出现,代表着贯穿于整首歌曲之中的苗族审美特征。
另外,第14、15小节中采用了大量三连音,具体可见谱例2(见图3)。
通过上述谱例可以发现,这两个小节具有典型的口语表征。其节奏也主要是一种由松到紧的动态发展趋势,连续三连音的手法,也强化了这样的音乐个性。
三、调式调性
《吹叶趁叶青》这首歌的曲调建立在五声音阶G宫D徵调式上,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两大句乐段结构。两大句乐段同起、承、转、合四句乐段的句长一样,两大句的一分句相当于起、承、转、合四句乐段的一个乐句。主要不同在于起、承、转、合的第三乐句为转句,在乐段内起对比作用。而两大句的第三句却同第一句一样,形成了一、二句合在一起,成为一大句,三、四句合在一起也成为一大句的情况。它的调式音列为见谱例3(见图4)。
其中,羽音很少出现,且处于弱音位置,只起装饰作用。整个旋律中只用135构成大三和弦音。这三个和弦音在dg2十一度宽广的音域里分解进行时,习惯在1上停留,性格明朗,大调色彩很浓。3音常以不稳定的变化音出现,往往出现于强拍上,且时值较长,上行时以缓慢的速度滑进主音5,下行时以缓慢的速度渐进到主音5,有半音的感觉。这个3音的上下滑进,均接近主音,使整个旋律集中、紧凑。这种曲调进行,上下连续使用跳跃手法,给人以棱角分明
之感。
四、骨干音
歌曲是五声徵调式,骨干音是宫角徵三个音(见图5)。
结合整个歌曲谱例,我们可以发现旋律中出现最多且起主导作用的是徵这个音。徵是旋律主音,每个乐句结束的尾音基本上都落在徵上。
五、由《吹叶趁叶青》谈苗族飞歌的特点和风格
苗族飞歌曲调委婉,节奏明快,格调清新,热烈高亢,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形式。以苗族方言和独特的演唱方法进行清唱,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苗族飞歌中,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都有,以徵宫两种调式最多,也可以说苗族飞歌以徵宫调式为主。《吹叶趁叶青》就是具
有代表性的徵调式飞歌。苗族飞歌使用的音实际上全由宫(1)、角(3)、徵(5)三个音构成,羽音(6)的出现只作为经过性的辅助音而非骨干音。苗族飞歌在结构形式上多数是乐段形式的结构(单乐段或单二段)。飞歌里最使人感觉新鲜而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角(3)和偏音(b3)两音的交替出现。尤其是偏音(b3)到徵音(5)的长音拖腔下滑的奇妙音调,给人以既古朴又现代的美感,其独特个性无以伦比。角(3)和偏音(b3)的先后出现形成和声与调性色彩的交替变换,这是大、小两种调性的综合运用。角(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