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销前的准备
第四章 推销前的准备 第一节 案例与思考 分析案例:张某为什么不能成交? 小张是北方某市一家生产特种水泥的国有企业的推销员,前几年我国启动三峡工程,向工地或施工单位推销水泥等建筑材料是个热门。该同志买了张飞机票,直达宜昌,并赶到某施工单位,通过多方联系,见到了该施工单位的总经理。 该施工单位的老总对特种水泥很感兴趣,并有意购买,但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我们需要量较大,特种水泥的价格能否大幅度地降一降,降低到与一般水泥的价格差不多;二是由于投资大,需要花钱的地方多,能否采取分期付款的方法。 不料这个问题把推销员张某难住了,因为他事先没来得及准备,也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地思考。不过,张某还比较灵活,答应马上与厂长联系。他立即向厂长拍了电报,不巧的是厂长正在北京开会,电报未能及时转给厂长。无巧不成书,就在张某焦急等待的时候,南方某水泥厂的推销员李某也来到此地推销水泥。人家的水泥质量很好,而且价格便宜,并当场同意分期付款。当张某几天后收到“指示”再找到施工单位时,人家的买卖早成交了 张某不能成交的原因: 张某就是准备不周,对约见中的价格策略和收款问题及细节考虑不细、谋划不当所导致推销失败。 案例的启示与思考 推销前的准备是必要的。 要重视细节,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即使有非常丰富的推销经验,也不能骄傲自满。 刚从事推销工作的人员应写出书面的准备事项,以免遗漏 第二节 推销准备的内容 一、推销准备的必要性 1、节约时间 2、增强推销员的自信心 3、提高访问的有效性 4、增加销售额 二、推销前的基本准备内容(推销计划书) 1、推销要点--即打算用什么来说服顾客购买?主要是指产品特点和交易条件. (1)产品特点---推销的产品有哪些卖点,与同类.同档产品相比有何独特优势; 比如安利碟新浓缩洗洁精的推销要点: a.含芦荟和椰子油,性质温和,不伤手,不损坏名贵的瓷器; b.融合三种特殊表面活性剂的功效,可去除顽固油迹及食物残渣,清洁碗筷轻松、省力; c.具生物降解性,不含磷酸盐,不会污染环境,利于环保。 d.为高效浓缩配方,一瓶可用半年,节省购物时间。 (2)交易条件---可给的折扣、付款条件、售后服务、送配件或赠品等; 2、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列出顾客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然后提出几种答案,再从中选择最佳答案。 许多大企业会概括顾客通常提出的异议和问题,然后逐字逐句地推敲答案,提供给新推销员。 比如推销保险,顾客通常提出保险公司破产了怎么办? 对技术性较强的问题,请教技术人员后制订答案。 即使做好了准备,有时候顾客也可能问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要靠自己灵活应对。 3、推销策略与技巧 a.用什么方法接近顾客,赢得顾客好印象? b.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演示或介绍产品,迅速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把产品的特征与顾客的需求结合起来) c.如何使顾客相信产品,消除顾客的异议?(准备拿出哪些证据.例证) d.用哪种提示技巧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e.用什么促成技巧促使顾客最终采取购买行动? 把哪些交易条件作为“杀手锏”最后使用,如折扣、可延期付款等; 4、约见计划和日程准备 明确约见目的和充分的约见理由;对约见对象、约见方式、约见时间、约见地点等进行有效的策划、组合和恰当地安排。 第三节 推销者的知识和心态准备 一、推销者的知识与素质准备 (一)推销员的知识 1、产品知识 2、企业知识 3、市场知识 4、销售人际交往知识 (二)推销员的能力 1、良好的表达能力 2、敏锐的观察能力 3、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4、高超的应变能力 5、记忆能力 (三)推销员的职业态度 1、敬业精神 2、职业道德 3、勤奋好学精神 二、推销者的心态或心理准备 推销实践证明,推销的成败主要不在于产品的魅力,而在于推销员自身的魅力。 推销员魅力的形成需要知识和心理素质的支撑。 可以说,推销员必须有一种精神旺盛、不灰心、不气馁,遇事沉着冷静的心态。 案例:神田三郎的悲剧 有一次,松下公司招聘一批营销人员,考试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聘的人总共只有10名,可是报考的人却达到几百人,竞争非常激烈。 一个星期的筛选工作,松下公司从这几百人中挑出10名优胜者。松下幸之助亲自过目了入选者名单。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面试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神田三郎不在其中。于是,松下幸之助马上吩咐下属去复查考试分数的统计情况。 经过复查,下属发现神田三郎的综合成绩相当不错,在几百人中名列第二。 由于计算机出了毛病,把分数和名次排错了,使得神田三郎的成绩没有进入前十名。松下幸之助听了,立刻叫下属改正错误,尽快给神田三郎发录取通知书。 第二天,负责这件事的下属向松下幸之助报告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由于没有接到松下公司的录取通知书,神田三郎竟然跳楼自杀了。当录取通知书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