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渔文化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象山渔文化研究

象山渔文化研究 象山渔文化研究 象山立于宁波东南一隅,是一个典型的半岛县。北、东、南三面环海,象山港、石浦港两港相拥,海域面积广阔,海岸线达925公里。象山基于自然条件与生俱来的优越性,大力发展海洋文化,尤其是最具传统地域特色的渔文化。因此,合理保护和传承渔文化,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主要从象山渔文化的内涵、表现形式、信仰习俗以及保护与传承四方面来进行探讨与研究,使人们真正地深入了解渔文化的故乡象山。   一、渔文化内涵   象山海洋渔文化是指世代象山人在其生存的海洋自然环境之中,生产与生活两大领域内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它包括生产文化、社会文化、观念文化、组织文化。   二、渔文化表现形式   象山渔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渔谚、渔灯、鱼庙、渔居、方言、渔鼓等传统艺术形式:(1)渔谚。象山渔谚内容丰富,寓意深厚,主要分为三类:潮汐鱼,是指鱼类的生产繁殖期与渔汛、潮汐息息相关。哲理鱼,人们可以根据鱼类的习性,总结得出的人生哲理。而季节鱼,是能反映季节与鱼生活特性有关的一种现象;(2)渔灯。舞渔灯是一项渔区必不可少的节庆活动。每逢喜庆祀典,必渔灯出台。渔灯外围先用尼龙布包裹,涂上不同鱼种的颜料,再用钢丝捆扎而成,形象逼真;(3)鱼庙。鱼师庙是象山境内一种较为独特的渔文化现象的外化,史载名为鱼师娘娘庙。每当海豚因潮流出港时,渔家们就点燃鞭炮和香烛,虔诚地向出港的海豚朝拜,愿渔家出海能得到它们的庇佑;(4)渔居。渔岛四面环海,地处偏僻,人口稀疏,一个岛就是一个村。众多渔村中,最有名的是浙江渔业第一村东门岛(东门渔村)、亚洲第一钓场渔山岛(渔山渔村)以及拥有东海第一滩美称的檀头山岛(檀头山渔村);(5)方言。方言,是指渔区百姓约定俗成的俚语或口头用语。   三、渔文化信仰习俗   1.妈祖信仰。渔山列岛妈祖如意信仰文化距今已有300多年,渔山岛的如意娘娘庙最负盛名。如意娘娘是岛上一位善良孝顺的渔家女。因外出寻父伤心欲绝,纵身跳入大海,渔民们只在其跳海处找到一根大木头。渔民们将其抬回渔山岛,刻成一尊如意像,建起如意娘娘庙,来祭奠如意的勇敢和孝顺,成为渔山岛的守护神。   2.踏沙习俗。三月三,踏沙滩是象山渔区的一项民间节庆活动。俗语道:三月三,踏沙滩,辣螺爬高滩。关于三月三的来历,人们说法不一。但最有可信度的一种说法是三月初三前后,当地的水温和地温逐渐上升,浅海辣螺争相爬至滩头繁殖。而依山傍海,熟知螺贝习性的渔民趁机去沙滩拾螺,赚得些许盈利,添些家用,久而久之,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逐渐转化为三月三、踏沙滩的风俗活动流传至今。   3.放灯习俗。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渔港石浦、东门一带盛行放海灯。海灯的底板层是用稻草或木板相叠而成。若使用稻草,必以竹片为骨,将纸灯扎绑其上,点燃灯内的蜡烛,少的几盏,多的数十盏。一到晚上,每家每户都到海边投放,海灯带着渔民们的希冀随波逐流,流向东海。   4.祭海仪式。开洋、谢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渔民们将三月廿三妈祖娘娘的生辰定为开洋节。开洋,亦称开渔。出海对于渔民来说,是一件生死未卜的事。因此每次出海,船老大都要在船上拜船龙、做船福,请菩萨下船,以祈求平安出海,鱼丰满仓。至六月二十或六月廿三鱼汛结束,渔民们又会举行谢洋节,以感恩大海,平安归来。   5.饮食习俗。象山人对海鲜的要求是极高的:喜吃直接捕捞、未经养殖的鱼。只有这样的鱼,煮出来才是透骨鲜的。象山海鲜还强调鲜咸合一,咸里带鲜,以咸显鲜,以清蒸为著。   6.渔区禁忌。渔区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比如吃鱼先吃鱼头,意为一帆风顺。当家中有客人时,一定要将鱼头朝向客人,以示尊重。只有主人先举筷品尝,同席的人才能动筷。除此之外,在吃鱼另一面时,要说划过来,切勿说翻过来。吃鱼不能翻身一说,在渔区是最忌讳的。翻身,意讳翻船。   四、渔文化保护与传承   如何对渔文化进行保护以及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传承已成为象山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象山渔文化自塔山遗址以来流传至今,有精华亦有糟粕。因此,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它、面对它,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承。   (二)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象山县着力开发渔文化这一旅游品牌优势,尤其是在象山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上。随着开渔节的举办,象山陆续兴建了多个休闲旅游度假区,由南到北形成了百里黄金海岸旅游带。   (三)积极创新,推广优秀的民俗文化   (1)丰富渔文化创作;(2)创新渔文化活动;(3)相关方针政策支持。 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