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支气管哮喘.ppt

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 一、定 义 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出现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二、流行病学 全球约1.6亿患者 我国患病率1~4% 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 城市高于农村 约40%患者有家族史 三、病 因 不清楚 多基因遗传:易感性 受基因因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易患性 环境激发因素: ⑴ 吸入性变应原: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 ⑵ 感染: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 ⑶ 食物:鱼、虾、蟹、蛋类、牛奶等 ⑷ 药物:心得安、阿司匹林等 ⑸ 气他: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 四、发病机制 免疫机制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神经机制 Ⅰ型变态反应 变应原 特异性抗体IgE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 释放多种活性介质 结果: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等 气道炎症 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有50多种炎症介质和25种以上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一种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气道可逆性阻塞和气道高反应的重要决定因素 ECF-A:MBP、ECP、EPO、EDN、PAF、LTC4 NCF-A:LT、PAF、PGS、氧自由基、溶酶体酶等 白三烯LTC4、LTD4、LTB4 前列腺素PGS:PGD2、PGE2、PGF2a、PGI2、TX 内皮素ETs 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反应性指气道对各种化学、物理、生物药物刺激的收缩反应 气道高反应AHR:对正常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度应答反应的刺激物出现过度的气道收缩反应 原因:气道炎症;β受体功能低下、胆碱能神经兴奋性增强和非肾上腺素非胆碱能NANC神经抑制功能缺陷等有关 神经因素 肾上腺素能神经 胆碱能神经 非肾上腺素非胆碱能NANC神经 五、病理 早期: 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 纤毛上皮剥离,基底膜暴露 粘膜下水肿,微血管渗漏,杯状细胞增生 平滑肌收缩 支气管痉挛 后期: 上皮纤维化 平滑肌细胞增生,肌层增厚 新血管形成 结果:气道重构 六、临床表现 ●常夜间、清晨发作 ●长期性和反复发作性 ●诱因 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 2.胸闷 3.咳嗽(CVA) 4.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 15%的患者FEV1下降到正常的50%时仍然感觉不到气流受限。 发作时: 1.一般体征:呼吸加快、端坐呼吸、紫绀 2.呼气延长、双肺哮鸣音。感染时有湿罗音, 3.肺气肿体征 4.奇脉 5.呼吸肌疲劳 6.重症哮喘 缓解时:无症状、体征 特殊类型哮喘 运动诱发类型哮喘 药物性哮喘(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添加剂、造影剂) 职业性哮喘 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㈠ 痰液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㈡ 呼吸功能检查 1、通气功能检测 阻塞性通气障碍,呼气流速指标显著下降 FEV1、FEV1/FVC%、MMEF、PEF均减少 残气量、功能残气量、肺总量增加 2、支气管激发试验(乙酰甲胆碱、组胺) 用以测定气道反应性 适于FEV1>70%正常预值病人 PEF或FEV1下降> 20%为试验阳性 3、支气管舒张试验(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用以测定气道气流可逆性 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 FEV1增加> 12%, 绝对值增加>200ml为试验阳性 4、PEF及其变异率测定 反映气道通气功能的变化 昼夜PEF变异率≥20%,为阳性 ㈢ 动脉血气分析 早期:呼吸性碱中毒,PaO2、PaCO2都降低 晚期:呼吸性酸中毒, PaCO2上升 ㈣ 胸部X线检查 发作时有肺气肿、过度充气影像 合并感染肺纹理增加、炎性浸润阴影 缓解期无异常 ㈤ 特异性变异原测定 体外检测:血清IgE增高 在体试验:皮肤变应原测试:阳性 吸入变应原测试:少用 八、诊断 ㈠ 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昼夜PEF变异率≥20%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