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域下的新闻传播史现象.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维视域下的新闻传播史现象

多维视域下的新闻传播史现象 多维视域下的新闻传播史现象  【摘要】《洋人旧事》(新华出版社2008年出版)是张功臣先生出版的一部新闻史的新著,是继其《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新华出版社19论文联盟www.LWlm.CoM98年版)之后的又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优秀之作。同时,这部著作中体现出的新的历史观和人学观,以及在文体上具有突破意义的变革,都为我们在新闻传播史、修辞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新历史观;传播史;修辞学      《洋人旧事》的副标题是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这部书记述了17位洋人在近代中国生活和奋斗的经历。其中有清代嘉庆年间基督教新教派往中国的第一个牧师马礼逊;清朝废帝溥仪的老师庄士敦;北洋水师镇远舰帮带马吉芬;在华40年先后为孙中山、张学良、蒋介石做过顾问的澳大利亚人端纳;创办湘雅医院的美国医生胡美(爱德华休姆);太平天国的洋兄弟罗孝全;清末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袁世凯的政治顾问莫理循;法国驻云南省的总领事奥古期特弗朗索瓦(中文名方苏雅)上溯百年,这些人大多是声名显赫的在华洋人,他们在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可惜这些举足轻重的历史风云人物,也许由于我们的健忘,或者是历史迷雾的遮蔽,基本上都化作了消散的云烟,略有耳闻或残留下来的,也有不少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回忆碎片。   近代中国在华洋人的生活和命运,是我们认识和理解那个风云激荡、积弱图强的历史时期的一个侧面,也是重新审视我们今天在中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然歧义多端的现代化交流与冲突的参照。从个人意义上说,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和我们的青年时代一样,怀揣着奋斗、理想和牺牲精神的年轻人,还有被探险的好奇、发财的欲望所驱使,试图在遥远的东方实现梦想的冒险家们,上演的一幕幕历史悲剧。诚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和生活在艰难时世的千千万万中国人一样,本书中这些身份各异、生活时代不同的洋人,在与中国结缘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顿和磨难。他们大多早在19世纪后期陆续来到中国,属于拓荒式的人物,在清廷尚不知英美各国位于地球哪一端、百姓视高鼻深目的洋人为鬼魅的年代,来华洋人与中国人交往,并且开拓自己的事业,该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正因为如此,这些异乡客的经历中,才充满了尴尬、无奈和困厄,让我们看到了近代中西交流史上独特的一页。[1]   他们的命运岂止是充满了尴尬、无奈和困厄,他们中部分声名显赫的著名历史人物,长期以来都是作为近代史上的反面形象,被定义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控制中国政策的代理人,或者阴谋家和掠夺者,比如赫德、莫理循、庄士敦;还有那些在传教、兴办实业、热衷教育和医学事业等方面力图改变现状的开拓者,至今仍然是一些身份可疑的匆匆过客,消失在迷雾重重的历史谜团中。   张功臣这部书,并不是在做历史的翻案文章,而是在力求真实的基础上还原历史。   还原历史是艰难的,这是一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沉重劳动。从这部洋人旧事中我看到,作者在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工作中,为了揭示出近代中国东西方交往史上的真实状况,做了艰难的梳理和研究工作,他查阅了大量原始文献资料,当事人的日记、回忆录、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和当事人所作的传记、纪实等,还做了大量诸如辨伪、求证工作。在面对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他不再是从社会的、道德的主题上,做带有政治图解倾向的评价和道德上的简单判断,只是通过冷静、客观的叙事,细致、准确的描写,转化为历史和生活的本原状况。   空泛、禁锢的政治标签化和单一的历史观,造成了新闻传播学长期以来在意识形态方面形成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加之叙事的理想化与人工化,是长期以来流行的社会通病,导致人们难以花费时间弄清真相,也缺少理解他人的理性与宽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洋人旧事》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学中对于历史的反思、表达阶级意志、作为文化传声筒的观念,也没有采取整体性的宏大历史视角,而是以微观的个人化观点切入,以点写面,把历史改写成为零碎的、具体可感的人生片断和人生经验,既赋予历史 以生命力,又感性地还原了历史的原生态。   比如《远方来了个骆驼队普热瓦尔斯基第四次中亚探险片段》一章,作者在记述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时,没有对他充满争议的探险生涯做出任何评判,而是选择了传主从蒙古草原穿过漠北,进入青藏高原罗布泊和田,一路上猎杀珍稀野生动物的特殊嗜好的独特角度,翔实地记述下了普热瓦尔斯基一次次疯狂的捕杀和猎取。数量惊人的珍稀动物标本,用现代武器与保卫家园的藏民的战斗大获全胜,作者在冷静的叙事中还不断穿插着普热瓦尔斯基洋洋自得的自述,已经可以感受到作者出奇的愤怒与沉痛。仅此一点,就可看出他的文章与许多描写中亚探险家注重其传奇经历的境界差距。   传统的历史传记,注重的是外部事件的描述与叙说,在文体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