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左翼鲁迅”:走向现代生命的自我救赎_0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左翼鲁迅”:走向现代生命的自我救赎
【 内容 提要】
在存在主义视野里,1925、1926年重返“战士真我”、超越生命虚无的鲁迅必然会坚持反抗强权、暴政的“左翼”立场。对于鲁迅,“左翼”立场的核心是自觉地批判、反抗世间的种种“黑暗”,尤其是人为的暴力、杀戮。这一“左翼”立场具有 政治 性,但并不必然地具有政党政治的色彩。“左翼鲁迅”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直面现实、担当人间的道义良知,同时也是鲁迅生命历程中的自我救赎。
基于笔者考察鲁迅生命历程的一贯逻辑,可以说,到1925年底、1926年初,鲁迅已经重新“出世”的“战士真我”,富于内在逻辑地规定了在历经1927年的血腥屠杀之后鲁迅的“左翼”立场——反抗专制暴虐势力的立场,也规定了20年代后期、30年代鲁迅与诸多知识者之间的“同盟”或者“敌对”的关系。这种立场决不仅仅意味着鲁迅对 社会 责任和道义的担当,同时也意味着鲁迅对于其“战士真我”的真正践履,对于其自我生命价值的坚实创造,对于其自我生存虚无的执著超越——在这一意义上,“左翼鲁迅”正是鲁迅自我生命的“庄严自救”。
鲁迅的“左翼”立场,现实政治秩序反对者的立场,首先是与他对强权压制、暴力屠戮的反抗意识与反抗言行联系在一起的。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战士”鲁迅对社会 历史 意义上的黑暗势力的对立、批判与反抗。
当谈及1925年的“女师大事件”时,鲁迅有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的对于女师大风潮说话,这是第一回。”所谓说话,指的是《忽然想到》的第七篇,作于1925年5月10日,这个时间正是在杨荫榆5月9日已经公布开除六学生决定之后。
那么,鲁迅公开为“女师大事件”说话的时间,在他看来,就是一些学生作为弱者,作为被管制者已经到了被严重损害的时候———他不能沉默了。他的底线与立场是明晰的。有一个细节尤其能够补证这一点。1926年11月,许广平做了广东省立女师的训育处主任,这已经是一个有点权力管制学生的位置。鲁迅对于她所孜孜谈论的“学校风潮”,则委婉又很明确地表示了不同的意见。鲁迅提示许广平对于所在学校的风潮“无须详述,因为我对于此事并不怎样放在心里,因为这一回的战斗,情形已和对杨荫榆不同也”。这不同的情形,指的不就是在“这一回”的学生风潮中,许广平以及校长等不再是弱势中的、没有实际权力的被管制者,而已是强势中的、有实际权力的管制者了。
1926年“三?一八”惨案中,政府所在地的门前竟是一个让和平请愿者热血横流、生命涂炭的处所。这是已经自觉要反抗“黑暗”世界、抉择了“战士”之身的鲁迅不能不愤怒的。而死者不幸又是他教过、认识而且激赏的学生,痛惜其死难的心情更为深切。于施暴者,鲁迅的悲愤就有:“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以上都是空话。笔写的,有什么相干?”“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写。”于死难者,鲁迅说过:“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同时,鲁迅也宣示了自己的“战士”抉择及其意义:“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末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是4月1日写下的文字。4月8日,鲁迅再写《淡淡的血痕中》,更直接地宣示:“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不难看到,日益走向“战士真我”的鲁迅,已经在持续地进行他真正的批判、反抗活动,在真正地践履着他的“战士”生命了。鲁迅对一个“似人非人”,恍若“废墟和荒坟”的“苦难—黑暗—虚无”现实实施着他的揭露、抗议与反抗。同时,也让我们见证了他那分明就不甘于自我生命萎顿与虚无的生存超越意志。自己毕竟“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还要诉求、追寻一点活着的意义、价值:“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一个还在活着的“人的生命”,一个执意超越自我生命之“死亡—虚无”的“战士”,必然会直面环境世界的种种悲剧而果敢、勇毅地说话,直至寻找可能的改革途径。
尽管鲁迅的愤怒、揭露、批判与反抗似乎注定没有实际性的现实作用,时隔不久,鲁迅自己也被列在了“被缉拿”的名单之中。但是,在 中国 人的精神历史上,《记念刘和珍君》、《淡淡的血痕中》见证了 现代 中国的苦难;表征着鲁迅对于其“战士”生命的真诚践履,表征着现代中国某一类知识分子生命存在的高贵和尊严。鲁迅的这类文字矗立起了一座铭刻生命悲剧,指斥现实暴虐的精神丰碑;它会长存于世代流变中的中国,会不断地警示一种命运、一种记忆、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