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前言》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要点
* 《思想政治》 必修课程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 ????馒头的起源来自三国时代,当时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于是诸葛亮亲自带兵去征伐孟获。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泸水有毒。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泸水的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但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军中带的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 油条,原来叫“油炸桧”。《宋史》记载: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秦桧一伙卖国贼,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南宋军民对此无不义愤填膺。当时在临安风波亭附近有两个卖早点的饮食摊贩,各自抓起面团,分别搓捏了形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一时,买吃早点的群众心领神会地喊起来:“吃油炸桧!吃油炸桧!” 为了发泄心中愤恨,于是人们争相仿效。从此,各地熟食摊上就出现了油条这一食品。至今,有些地方,仍有把油条称为“油炸桧”。 * 清朝初年,云南蒙自有位书生,家住南湖,每日用功读书,准备考取功名。为更专心读书,书生在湖中菘岛筑了一间茅屋,与湖岸有一桥相连。妻子每天给他送来饭菜,但每次送到后。饭菜已经凉了,书生吃得很不舒服,妻子看到丈夫日渐消瘦,很着急。一天,妻子炖了一只鸡连汤送来给丈夫滋补身体,连日操劳的妻子走到桥中间时晕了过去,等她醒来之后,发现鸡汤还是热的,原来汤上有一层油起保温作用,妻子由此得到启发, 每日给他送来鸡汤、生肉、蔬菜和米线放在一起食用,书生身体日渐强壮,更加用功读书,终于考取了状元。众人前来贺喜,妻子又炖了一只鸡、米线、生肉招待客人, 客人吃得兴致大发,问书生妻子这种吃法名字,她立刻想到每天走过的小桥,顺口说:过桥米线,从此名声鹊起,过桥米线流传至今 *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奢侈太后”,这一点在饮食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就拿负责慈禧个人饮食的寿膳房来说,这个座落在颐和园大戏楼东侧的炊事班由一共108间房屋组成,占有八个院落,在里面上班的厨师足足有128人!如此大规模的炊事班别说是供应一个人的伙食,就是伺候一个整编师都绰绰有余了。 按照清朝宫廷的伙食制度,皇帝一天的标准伙食包括:盘肉22斤、汤肉5斤、猪肉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韭菜共19斤、各种萝卜60个,各种瓜各种瓜每种1 个、苤蓝及闭蕹菜6斤、葱6斤、酱和清酱各3斤玉泉酒4两、醋2斤、牛奶100斤、乳油1斤、香油1斤、芝麻1合5勺、澄沙3合、白糖核桃仁黑枣各12两、玉泉山水12罐。慈禧太后的伙食标准最初和皇帝大体相同,但是到后来,随着自己享受欲的提速,她的伙食标准逐渐超过了皇帝。从数量来说,仅每天的两次正餐就有100碗不同的菜肴,正餐之外的两次“小吃”至少也有20碗菜。至于质量更是没的挑,这128个火头夫都是全国数得着的名厨,手艺精湛,但又各有特长。所用原料是从各地采办的上品,包括“禽八珍”、“海八珍”、“草八珍”等等精品。做菜时候的讲究就更多了,譬如豆芽,就要求一根儿一根儿地—把豆芽根儿上的须全部摘掉,同时还不能弄断豆芽本身。慈禧每天吃的都可谓是顶级国宴,云集了众多名厨、名菜,至于价值,毫不夸张地说,她吃的绝对是“真金白银”! 有一年,慈禧太后想过下火车瘾,就把自己庞大的御用炊事班搬上了自己的专列。虽然是在火车上搭建的临时御膳房,但是无论是人数还是规模一点都不凑合,一共占了4节车厢,其中1节车厢装着50座炉灶,每灶负责做两种菜,共用厨师100名。每餐备正菜100种、糕点水果糖食干果100种。当然,慈禧是货真价实的凡夫俗子,没有天棚元帅那样的海量,所以这么多道菜除了离她本人最近的区区几道菜,其他的基本都是凑数,装点老佛爷脸面的。这些吃不完的山珍海味待她用餐完毕,或者倒进泔水桶喂猪,或者分给女官、宫女、高级太监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