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4段,物体通过最后1段时间下落的高度为56m,那么物体下落第一段时间所下落的高度是多少? 某同学研究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利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了如图甲的纸带,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忽略纸带所受的阻力.? (1)AB两点间的间隔tAB=?______?s;DE两点间的距离xDE=?______?cm.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与木块相连接,该木块的加速度a=?______(a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从图示纸带还可以测算出的物理量是?______ A.B、C点木块对应的速度???B.AD段木块对应的平均速度???C.木块质量m? (3)如果测量在AD段合外力对木块所做的功WAB,还需要提供的实验器材是______ A.秒表??B.天平?C.弹簧秤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立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今以水平力F拉B,而两立方体均保持静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和B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B.A和B之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 C.B与桌面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 D.若用力F拉A,则B与水平面之间不存在摩擦力 三个物体A、B、C叠放在一起,物体之间,物体和地面之间都不光滑,水平力F1=5N,F2=3N分别作用在物体B、C,如图所示,且A、B、C均静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对A的摩擦力向右 B.B对C的摩擦力向右 C.地面对C的摩擦力向右 D.地面对C的摩擦力向左 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此时重力为G的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A.μF B.μF+G C.G D.μG BD AC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则: 1.打点计时器工作的周期是 ,根据纸带判断小车所做的运动是 ,理由是 。 2.设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在计时器打出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具体的计算结果是 m/s。 解析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期末考试复习 力的概念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离不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4.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 3.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合成与分解遵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6.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力的测量:测力计,常用弹簧秤。 8.力的图示: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关键:选定一个标度 课堂练习 CD 1、某人用一根绳拖着重物在地面上前进,则( ) A.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重物 B.如研究绳对重物的拉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重物 C.如研究重物对绳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重物,受力物体是绳 D.如研究绳对人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绳,受力物体是人 ???????????????????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的作用效果表现在( ) A、使物体发生形变; B、使物体保持静止 C、使物体保持一定的速度; D、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 AD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物体在其运动速度方向上必受到力的作用 C.力的大小相同,作用效果并不一定相同 D.一个力必定与两个物体相联系 ACD 课堂练习 3、试作出下列两图中力的图示: (1)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20N (2)球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6N 10N 3N FT=20N FN=6N 重力G 1.重力与万有引力: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 2.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但重力不是万有引力. 3.大小:G=mg.一般不等于万有引力(两极除外),通常情况下可近似认为两者相等。地面附近一般取g=9.8N/kg。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取值常有所不同:g赤g极, g高山g平地 4.方向:竖直向下.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使用手册.pdf VIP
-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岗位职责汇编.doc VIP
- 东营市华凌科技办公楼的设计.doc VIP
- 2023年高考物理试卷(广东)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红烛 》教学实录.docx VIP
- 消防安全知识灭火器使用培训教程PPT模板(完整版).pptx VIP
- 燃料采购供货方案,燃油运输方案.docx
-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课件 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哲学与文化.pptx
- 《燃气涡轮发动机》课件.ppt VIP
- 中小学【新教材】2024年秋沪教牛津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1 Section4 课件教育教学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