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期末检测卷.doc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期末检测卷.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期末检测卷要点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期末检测卷 试 题 卷 请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均答在答题卡或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能源危机”爆发。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提出的“有限资源论”得到普遍认同,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一股“绿色设计”的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其核心就是“3R”,即Reduce(节能)、Recycle(回收)以及Reuse(再利用)。根据绿色设计理念,回答1~2题。 1.如图所示“Twirl N′Take”数码相机手动概念:只需手柄的圆环部位即可产生电,每转动15秒钟所产生的电可以拍摄一张照片。A.该数码相机 B.引入“手动概念”其核心体现了回收设计理念 C.先进的技术为“Twirl N′Take”数码相机 D.该技术的运用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支撑,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2.如图是一款太阳能百叶窗。面料太阳能电池,白天。到”就会发光,它的右下角还可显示电量可用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应用技术为“太阳能百叶窗”设计创造了条件 B.“小叶子”造型设计主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C.电量显示功能,实现了合理的人机交互 D.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有限资源的消耗 3.如图所示是一款多功能剪刀。它附有一片伸缩刀片,具有刻划的功能。从技术性质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刀片可以用来刻划,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B.剪刀的设计融合多种技术,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C.剪刀附有伸缩刀片,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D.剪刀的加工难度增加,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 4.如图所示是一款固定置物架,现拟增加一个底座,将置物架放置在底座上并可以360o旋转。下列设计分析不合理的是 A.儿童可转动置物架 B.置物架的高度应适合普通人取放物品 C.在底座上安装万向轮以方便移动 D.底座应设计成圆形以方便旋转 如图所示是2011年全球工业设计大赛中上海理工大学谌涛创新团队设计的作品——“磁性吸力组合刀架”。用于解决家庭中使用的木质一体式刀架刀槽内易积累污垢而难以清洗磁性吸力组合刀架以环保、耐的竹子为原料,用磁铁将若干块竹板吸在一起,每块板都可拆装,灵活组合,节省空间,还可以拼成砧板使用,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 A.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B.进行技术试验和研究 C.收集与分析信息 D.突如其来的灵感 6.该刀架可灵活组合,一物多用 A.科学性原则 B.实用原则 C.美观原则 D.技术规范原则 7.该设计中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有 A.刀的形状和尺寸 B.磁铁的吸力 C.刀的使用功能 D.刀架的组合形式 8.该刀架以竹子为原材料,可拆卸,清洗彻底。其设计主要实现了人机关系的 A.舒适目标 B.健康目标 C.高效目标 D.安全目标 如图所示是银行和办证大厅里使用的“一米线排队机”,该产品顶端四分之三的缺口圆环可以绕立柱转动,人办事时处在四分之一空缺处。保证了等候的人在一米线以外,方便了管理。回答9~11题。 9.顶端结构设计成缺口圆环,主要目的是为 A.圆环能转起来 B.提高稳定性 C.人员有序进出 D.节约材料 10.圆环和立柱之间的连接应保证 A.能上下移动 B.能左右移动 C.能前后移动 D.能转动 11. 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 12.自行车采用了螺栓、螺母等许多标准件,其目的是 A.提高产品的美观性 B.实现通用互换,降低生产成本 C.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D.减少零件数量 如图是可调式木质CD架,其中侧板需固定在墙上。请完成13~17题。 第13~17题图 13.侧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不适宜采用 A.榫接 B.铆接 C.钉接 D.螺钉连接 14.现要对该CD架进行技术试验,下列试验中,不需要的是 A.CD架承重试验 B.滑板能否正常滑动试验 C.侧板与底板连接强度试验 D.底板的扭转变形试验 15.滑板对应的轴测图是 A B C D 16.滑板对应的三视图是 A B C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