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分布和分配1分析.ppt

3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分布和分配1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分布和分配1分析

2007年4月2日 第一章 太阳系和地球系统元素的丰度 第一章 太阳系和地球系统元素的丰度 ( Part Ⅰ) 认识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物质组成,对研究太阳系及地球的成因和元素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理解地球形成以后的演化、地球各圈层的发展及元素的迁移和分配规律提供必要的基础。 太阳系和地球的倾向性认识 太阳系的化学元素起源于6.2~7.7Ga以前; 行星(包括地球)的形成则在4.57±0.0310Ga以前,并且整个形成过程可能是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完成的; 地球上第一次出现生命物质的时间大约在3.5Ga以前; 人类的出现仅有2.0Ma的历史; 在经典地质学中较详细研究过的地质时代仅为地球整个历史的最后0.6Ga。 虽然地球历史应当包括地质时代更为古老、时间更为悠久的前寒武纪(长达约4.0Ga),但是元素在地质历史之前,就已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和分异过程。太阳系和地球中元素的原始分布状态必然会深刻地影响着后来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地球化学过程。 1 太阳系和地球系统元素的丰度 1.1 太阳系的组成及其元素丰度 1.2 地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 1.3 地壳的化学组成 1.1 太阳系的组成及其元素丰度 1.1.1 基本概念/术语* 1、地球化学体系 按照地球化学的观点,我们把所要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每个地球化学体系都有一定的空间,都处于特定的物理化学状态(C、T、P等),并且有一定的时间连续。 2、分布和丰度 体系中元素的分布,一般认为是指元素在这个体系中的相对含量(平均含量),即元素的“丰度”。 体系中元素的丰度值实际上只能对这个体系里元素真实含量的一种估计,它只反映了元素分布特征的一个方面,即元素在一个体系中分布的一种集中(平均)倾向;元素在一个体系中的分布,特别是在较大体系中决不是均一的。因此,元素的分布还包含着元素在离散程度(不均一)的特征。 元素的分布包含的含义: ①元素的相对含量(平均含量)= 丰度; ②元素含量的不均一性(分布离散特征数、分布所服从统计模型)。 需要指出的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球化学对元素特征所积累的资料(包括太阳系地球地壳)都仅限于丰度的资料,关于元素分布的离散程度及元素分布统计特征研究,仅限于少量范围不大的地球化学体系内做一些工作(查文献)。 3、分布与分配 分布指的是元素在一个化学体系中(太阳陨石地球地壳某地区)整体含量。 元素的分配指的是元素在各地球化学体系内各个区域区段中的含量。 分布是整体,分配是局部,两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例如,地球作为整体,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也就是元素在地球中分配的表现;把某岩石作为一个整体,元素在某组成矿物中的分布,也就是元素在岩石中分配的表现。 宇宙学研究表明:在宇观尺度上,三维空间在任何时刻都是均匀各向同性的,也就是说所有星系都经历了相似的演化历程,宇宙各部分都具有均匀的物质分布,统一的化学组成。 因此,通常所说的元素宇宙丰度,实际上是太阳系的元素丰度。元素的宇宙丰度是研究元素起源的理论依据,是解释各类天体演化过程的基础。 1.1.2 太阳系组成 1. 太阳系组成 2. 行星类型: 内行星(接近太阳的较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也称类地行星(岩石质行星); 外行星(远离太阳的大)——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也称类木行星(冰气质行星)。 3. 卫星:不是所有的行星都是有卫星的,地球有一个卫星-月亮;土星有21个卫星(最多) 4. 小行星带: 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着数以兆计的小行星(小行星带)。它们的大小相差极大,其中最大的谷神星直径达770km。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几万颗小行星组成的小行星带。 1.1.3 获取宇宙元素丰度的途经 1 光谱分析 对太阳和其它星体的辐射光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但这些资料有两个局限性: 一是有些元素产生的波长小于2900?,这部分谱线在通过地球化学大气圈时被吸收而观察不到; 二是这些光谱产生于表面,它只能说明表面成分,如太阳光谱只能说明太阳气的组成。 2、直接采样分析 如测定地壳岩石、各类陨石和月岩、火星的样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阿波罗”飞船登月,采集了月岩、月壤样品; 1997年美国“探路者”号,2004年美国的“勇敢者”“机遇”号火星探测器测定了火星岩石的成分。 3、由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成分的对应关系来进行推算,如对行星组成的研究; 4、利用宇宙飞行器分析测定星云和星际间物质及研究宇宙射线。 1.1.4 陨石的化学成分及其分类* 陨石是目前最易获取和数量最大的地外物质,她携带着有关太阳系的化学成分、起源与演化、有机质起源和太阳系空间环境等丰富信息。 陨石研究表明,绝大多数降落至地球的陨石起源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也有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