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与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少年犯罪与防治整理

洛阳市第三十中学普法教育 前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梁启超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犯罪的低龄化趋势明显。 2、暴力性犯罪,大要案多,社会危害性极大。 3、文化素质低,农民、无业人员占很大比例 4、团伙犯罪案件较多。 5、闲散人员和外来人口流窜作案较多。 6、有前科的累犯占很大比例。 7、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道德观和人生观偏差。一切事情以自我为中心,荣辱观颠倒,崇尚金钱、贪图享乐,贪慕虚荣,好逸恶劳。 2、法律意识淡薄。有的未成年人觉得学习成绩最重要,平时对法制教育不重视。 3、文化素质不高。辨别是非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都是有所欠缺的,盲目模仿社会不良现象。 4、青春期心理。(1)易冲动;(2)讲义气; 刘某,19岁, 初中, 江苏无锡安装地下室通风系统, 因朋友的女友跟别人跑了,打群架,要三万, 黑社会和绑架罪, 3年半。 (3)好奇心;(4)叛逆心;(5)隐私权。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二)家庭教育 1、父母离异再婚,动荡家庭,孩子容易孤僻、偏激。 2、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纵容。 3、家长忽视道德培养。有的父母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教育,有的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只顾满足孩子对金钱的需求,忽视了对孩子品德行为的教养。 4、家长示范效应。有的家长整天吃喝玩乐,作风不正,行为放荡,违法犯罪,孩子耳濡目染,养成不良习惯。 5、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三)学校教育 1、应试教育造成法制道德观念淡薄,对是非善恶辨别能力差。 2、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有的教师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往往用简单的训斥甚至体罚来教育落后生,使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过早流入社会,容易在被引诱、挑唆和胁迫下违法犯罪。 3、有的学校管理不善,校风不正。一方面校方对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甚至对校内学生勾结校外流氓勒索在校学生等现象的治理无力。另一方面,校方对学生逃学、抽烟、酗酒、早恋等问题管教不严,听之任之,导致一些未成年人心灵扭曲滑向犯罪。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四)社会因素 1、受经济发展负面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等不良风气。于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2、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不健康的图书、报纸、音像出版物、不良网站和网络信息,宣传着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的内容,这些低级、暴力、庸俗的文化侵蚀了青少年的思想。 三、如果预防青少年犯罪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事关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重点还是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做起。 1、要提高家长素质,改进家庭教育。 2、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 3、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 * * *

文档评论(0)

chenchen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